鳳凰衛視記者:
回到這次裁決的關鍵兩個角色—中國和菲律賓的關系,菲律賓新任總統在當選和上任之后發表了一些言論,尤其是在中菲關系上也有一些積極的言論,對于這個裁決出來之后,中方如何評價杜特爾特的這些言論,還有這份裁決對中菲關系的影響會是怎樣的?謝謝。
劉振民:
菲律賓和中國是隔海相望的鄰居,兩國有著上千年的友好關系,文化上,盡管菲律賓是天主教國家,但是傳統文化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菲律賓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中國第二天就也遭受到了,比如說臺風,菲律賓一年遭受三到二十五次臺風,第二天就刮到我們臺灣省和東南沿海了,所以我們是一定意義上命運共同體,是面對自然災害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和菲律賓實際上從1975年建交,不管菲律賓總統怎么換,總體上保持了平穩友好的發展過程。所以我們不理解,為什么阿基諾三世總統當時要提起這個仲裁,侵犯中國的權益。事實上他上臺以后不久還訪問過中國,所以他的這個作為確實使我們很不理解。我想,幸好菲律賓政府大選之后更迭了,也給改善中菲關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
剛才我也講了,實際上我們王毅部長昨天晚上也講了,我們對杜特爾特總統和菲律賓新政府,在南海問題上,在應對仲裁問題上做出的積極表態和姿態是表示歡迎的,我們希望中菲兩國之間能夠回歸到談判解決南海爭議的軌道上去,也為中菲兩國關系轉圜、加強兩國的合作創造更好的條件。我想,經歷這場仲裁案的風雨之后,雨過天晴,我們希望這一天很快到來。但是能不能到來,我們還要等待,我們也有耐心、有信心等待。我想,中菲的合作會給兩國人民、會給菲律賓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會為中國與東盟的合作、為東南亞的和平穩定、為南海的和平穩定、為南海的合作做出貢獻。謝謝。
主持人 郭衛民:
我補充一句,我非常贊同劉副部長這樣一個評論和介紹。我今年3月份也帶領代表團到菲律賓進行了訪問,參加了10+3新聞部長會議,在那邊我也見到了菲律賓的一些官員和菲律賓的廣大老百姓,我也深感到,其實中菲之間有著傳統的友誼,而且有著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的堅強基礎,現在每年也有大量的中國游客到菲律賓旅游,菲律賓人民對中國人也懷有友好的感情。但是目前的狀況,這個仲裁案完全是阿基諾三世政府,實際上是在一小部分政治勢力和一些國家的操縱之下所做的事,背信棄義,完全不顧中菲關系的大局,做出的一個錯誤的決策,也遭到了菲律賓很多官員和老百姓的反對。我們在接觸的時候,他們對阿基諾政府就是持一種非常不滿、非常批評的態度,他們也希望中菲加強友好合作。所以剛才劉副部長說了,我們也非常希望菲律賓的新政府能夠顧全大局,來推動中菲友好關系的發展。我想,我們相向而行。繼續提問。
新華社記者:
請問劉副部長,我們知道中國于2006年就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做出過排除性聲明,但是卻被仲裁庭判定是不影響它的管轄權,請問對其他同樣做出過類似的排除性聲明的國家,這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劉振民:
1982 年以前,談判公約當中,我們的前輩還是很有智慧的,制定了這樣一個條款,允許締約國在批準和加入公約的時候,依據第298條能夠做出一個聲明,把海洋劃界、軍事活動等問題排除在強制解決爭端程序之外。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公約的目標是為了保持一個穩定的國際海洋秩序。那么穩定的國際海洋秩序怎么維持呢?因為國際法上不承認國際警察,不像國內,國內是有立法機構、執法機構、政府機構,國際法上不承認國際警察,國際法、海洋法是靠各國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協議來解決的,就形成一個傳統,海洋劃界爭議要靠當事國之間共同的合意來解決。所以第298條允許把劃界爭議、軍事活動、執法活動排除在強制解決爭端之外,就是出于維護穩定的國際海洋秩序的需要,出于維護穩定的國家關系的需要,這是國際現實的需要,也是國際法的需要。
公約1994年生效以來,做出這個聲明的有30多個國家,包括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中除了美國之外的其他四個國家,即俄羅斯、法國、英國、中國都做出這個聲明了,美國到現在還沒有加入公約,美國是在公約之外指手劃腳,讓我們締約國遵守公約,他自己不加入。
在做出聲明的三十多個國家當中,他們對這次裁決的結果也非常關注,因為這次仲裁庭裁決的結果不僅侵犯到了中國的權利,也損害到了第298條的法律效力,一定意義上也損害到了公約的完整性,損害了公約所確立的爭端解決程序的完整性。你們去好好讀一讀公約第15章,這個解決爭端程序是系統的,不是一條一款,這次仲裁就犯了一個錯誤,它就按照一個條款來做出裁決,他認為自己有權,他忘了這個程序是完整的一套東西。所以我想,這個裁決損害到的不是中國的權利,損害到的是整個第298條所確立的這個制度的權利,公約的完整性的權利。我想,將來有關國家也會妥善應對這個問題。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
我們注意到在大陸努力維護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同時,昨日臺灣當局也發表聲明,認為在南海享有國際法和海洋法之上的權利,也認為這個判決不具有法律效力,想請問劉副部長您對于臺灣當局的這一聲明有何評價?另外未來兩岸在共同維護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權益方面還可以做些什么?謝謝。
劉振民:
來自香港的記者,應該說是“內地”,臺灣的同胞們講“大陸”,這是中國兩岸四地之間特有的相互稱呼。這是說笑話了。
您講的這個問題,媒體的朋友都關注到了。臺灣方面昨天也就這個裁決表明了鮮明的立場,他們反對這個裁決。因為這個裁決侵犯到的是所有中國人的權利,維護南海的主權、維護南海的海洋權利,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義務,共同的責任,就是維護我們的祖產。兩岸這種分離狀態是歷史造成的,兩岸遲早會統一,但是南海祖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共同的義務,這一點兩岸是有共識的。兩岸之間在國際法學界方面的交流非常廣泛,我想在這一點上,兩岸的共識是不會變的,我們也希望和臺灣同胞一起共同努力,維護好我們的祖產。謝謝。
東方衛視記者:
劉副部長,如果菲律賓不肯回到談判桌上,我們有沒有一些其他的后續措施?謝謝。
劉振民:
兩國關系就像婚姻一樣,雙方要相向而行。我想,如果菲律賓方面不愿意回到談判桌,中國和菲律賓的關系必然會受到影響,目前這種狀況就很難改變。這就是為什么,經過三年多以后,菲律賓許多領導人、菲律賓政府、菲律賓許多朋友都認識到,如果不回到談判軌道,中菲關系會持續受到影響。謝謝。
主持人 郭衛民:
就像搞仲裁案一樣,有什么意義呢?對菲律賓有什么意義,對菲律賓人民有什么好處?對東南亞、對我們地區和平穩定有什么好處?要認清大勢、看大局。最后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