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正月初六,建陽區書坊鄉錢塘村村民金福文已開始忙活起自己的吊瓜籽生意。“這批貨準備發往上海。”金福文邊說邊麻利地裝箱,“對方是老客戶了,直接電話跟我訂了兩百斤。”
吊瓜籽又稱栝樓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及其他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是瓜子中的高檔品種。2015年,金福文得知吊瓜籽收益較高,在經過市場調查和種植技術學習后,他說服家人,一次性投入5萬余元,在村里種植了13畝的吊瓜。“去年收入近5萬元。”金福文介紹,吊瓜喜暖濕潤氣候,不耐旱,怕水澇,而當地的氣候溫度適宜,土地排水性好,十分適合種植吊瓜。在金福文帶頭下,村里成立了越婁農民瓜果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一同種植吊瓜。此后,書坊鄉吊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鄉里通過‘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著力打造一條集休閑、觀光、體驗的吊瓜產業鏈。”當地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鄉已成立5家吊瓜合作社,推廣種植吊瓜6500畝,總產值達到3000萬元。其中,有貧困戶61戶通過吊瓜種植實現脫貧。
吊瓜有了好收成,村民有了好收入,但單純地售賣生吊瓜籽,市場價格每公斤在二三十元錢,而經炒制的熟吊瓜籽的價格則翻了近一番。金福文又與人合伙投資50萬余元,辦起了“香至遠”吊瓜籽加工廠。“2條生產線,4名工人,廠子雖不大,卻滿足了大家加工吊瓜籽的需求,可以推動農民增收。”
“目前我們廠子六七成的業務還是代加工吊瓜籽,自己的‘香至遠’品牌吊瓜籽銷售量并不大。”金福文認為,要想讓產品走得更遠,只有大力培植自己的品牌。下一步,他打算積極對接省外市場,同時與永輝超市等大型商超促成合作。“品牌打響了,市場打開了,我們的吊瓜籽才能走得更遠,農民的致富路才能走得更好。”年未過完,金福文已經開始謀劃今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