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街上真是暢通無阻,感覺道路都變寬敞了,心情也隨之舒緩。”“人民路的交通明顯得到改善,環境越來越好了!”“文明城市為大家、靠大家,讓我們共同呵護我們的家園!”“街道真的整齊好多,建陽越來越美麗了!”……近日,城區環境整治話題刷爆了建陽人的“朋友圈”,市民紛紛為市容市貌的可喜變化點贊打“call”。
建陽區自今年首次榮獲省級文明城區稱號以來,建陽市民明顯的感受到,在這座城市,生活更加美麗整潔、秩序更加規范有序、服務更加高效便捷、文化更加豐富多彩,許多“添堵鬧心”的事正在逐步的被解決掉。
“隨著近年來建陽城市框架的拉大、人口的集聚,城區交通秩序混亂、市場秩序不規范、亂停亂放、亂擺亂占、橫穿馬路、亂闖紅燈等城市亂象突出。”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破解城市治理這道難題,回應群眾關切,建陽區以問題為導向,從今年5月開始強力推進城市公共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八大提升工程”,吹響了向城市環境“臟、亂、差”宣戰的“集結號”。
說起市區的變化,家住東橋西路的市民蔣子龍對家門口這條道路的改變最有感觸,“原本就不寬的道路兩側停滿了電動車,加上車流、人流經常是早上8點就堵得水泄不通。還有這里餐飲店多,油煙大,常常飄到我家,窗戶都不敢開。”如今,東橋西路的大變樣,讓人感覺到舒適和干凈。
據了解,7月以來,建陽區多部門聯動,成立城市管理聯合執法隊開展車輛亂停放專項整治行動,每天在主城區進行16小時不間斷巡邏整治,對亂停放的市民進行宣傳告誡,對影響市容市貌及行人車輛通行的違停車輛予以暫扣。截至目前,城區各主次干道已規劃停車泊位1.8萬余個,執法隊累計暫扣電動車、摩托車、三輪車、汽車等各類違停車輛6439輛次。經過強力整治,取得了強大的震懾警示效應,持續的整治工作讓建陽的市容市貌“變了臉”,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齊聲點贊。
整齊排列的車輛、整潔暢通的道路,建陽城市治理帶來的改變不僅與此。在距離東橋西路不遠的西街菜市場,以往霸占街道的小攤販、雜亂停放的電動車、擁堵的道路統統都不見了。對于西街的這些變化,常年生活在這的市民鄧樹福感觸特別深。
連接西街與人民路的青石巷、官武巷等等幾條巷子里,已完成道路排水系統改造,改善臟、亂、差的現象。家住青石巷的大學生楊文,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泉州工作,每年都會回建陽一趟。她說,近年來建陽城區的市容市貌發生了很大改變,道路更通暢了、市場更有序了、占道經營少了、人居環境更清潔靚麗了。
“城市治理是一場持久戰,而發動群眾參與、依靠群眾管理、培養市民文明衛生習慣,則是取得這場戰役最終勝利的關鍵。我們將打一場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人民戰爭,通過持續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擦亮美麗建陽的名片。”區創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信心堅定地說。(鄧忠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福安:降雨后工作人員全力投入搶險清障工作2025-04-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