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抓螞蟻
肉質甜食引來了好多螞蟻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本網記者 董加固 田米 呂波 文/圖) 被小小的螞蟻咬幾口,竟幾乎要了人命,這樁怪事就發生在南安官橋中國糧食城。昨日,南安市農業部門與官橋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到事發空地進行調查,并提取了空地上的螞蟻樣本,裝到試管里,準備今天送到省里專門機構進行檢測。
與此同時,作為“最壞打算”,調查人員將給事發地周邊噴上一些殺螞蟻的藥物,并拉上警戒線,避免再有類似意外發生。目前,咬人螞蟻到底是什么身份,檢測還需一段時間,本報會持續關注。
事發地上的螞蟻 愛吃“香腸沾糖”
昨日,南安市農業與海洋局植保站、區域病蟲監測站黃站長帶領工作人員,和官橋鎮政府尤副鎮長等人,來到事發空地進行調查。調查人員買來5根香腸,沾上白糖,用牙簽插上,特別到邱女士自稱被咬的空心菜地上,選擇幾個點放上。
半小時后,香腸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螞蟻。這些螞蟻有大有小,成群結隊。調查人員用鑷子夾起爬滿螞蟻的香腸,放到空地上,然后小心翼翼地用試管對那些個頭較大的螞蟻進行提取、封存。
“提取的螞蟻,是否就是紅火蟻,尚無法確定。”黃站長說,這些提取的樣本,他們將送到省農業部門專門鑒定結構進行檢測,屆時省里專家組在檢測同時,還會到事發地進行調查,反復科學認證,結果何時出來,將需一段時間。他們將把昨日的調查情況,向上級領導進行逐級匯報。
昨日,在現場空地,有調查人員還找來樹枝,插在路邊三個螞蟻窩里,觀察到這些螞蟻并未爬到樹枝上。調查人員猜測說:“如果是紅火蟻,攻擊性會很強,連電線都可以破壞,發現蟻窩被毀,就會到處亂闖攻擊。”
先作“最壞打算”
噴殺蟲劑拉警戒線
“雖然無法確定是紅火蟻,但安全起見,我們將按最壞打算來應急處置。”官橋鎮政府尤副鎮長說。
昨日傍晚6點多,黃站長隨后給尤副鎮長開了一份殺蟲劑的清單——“40%毒死蜱和48%樂斯本,100倍”。40%毒死蜱,按質量體積比表示是425~435克/升之間。這兩種藥物,將有效殺死和預防有毒螞蟻等昆蟲的蔓延。
尤副鎮長說,他將安排人買來這些藥物對事發空地周邊進行噴灑,然后拉上警戒線,因時間太晚,這項工作將于今天上午開展,昨晚他將安排村干部和糧食城的保安,在事發空地附近巡邏,提醒村民勿經過或闖入。
據介紹,倘若結果顯示是紅火蟻,那么整個南安官橋中國糧食城及周邊一些地域范圍,可能會“全部封鎖”起來,暫時中止對外物流活動,直到螞蟻撲滅結束,再經省級專家組對防止效果的評估,核實必要性,報請上級領導,才能宣布應急結束。
□紅火蟻如何防范
炎熱傍晚活動多 雨季后加劇繁殖
紅火蟻是如何從南美洲傳到中國,并進行繁殖的?如何預防它?
昨日,省內一位對紅火蟻有研究的專業人士稱,紅火蟻是火蟻的一種,源自南美洲。它在1930年代傳入美國,并于2001年及2002年透過貨柜箱及草皮從美國蔓延至澳大利亞及臺灣,然后又透過家居垃圾從臺灣再傳入中國廣東省吳川縣,繼而蔓延至省內其他城市及香港、澳門。
紅火蟻的傳播途徑,分兩種一是主動擴散(自然擴散):自然遷飛、洪水擴散;二是被動擴散(人為擴散):園藝植栽污染、草皮污染、土壤廢土移動、堆肥、園藝農耕機具設備、空貨柜污染、車輛污染等,通過貨物包裝和運輸工具等途徑進入。帶土植物調運頻繁,最有利于紅火蟻傳播、擴散。一些地方甚至長途運輸廢土、堆肥、垃圾廢品等、這些活動顯著地增強了紅火蟻傳播可能性及擴散速度。入侵的紅火蟻,只要蟻巢成熟全年都可以有新紅火蟻的生殖個體形成。“雨季后,可加劇它的繁殖。”
該專業人士介紹,通常在涼爽季節的白天或炎熱時期的傍晚和夜間,紅火蟻覓食活動最積極。在蟻丘四圍有明確的覓食范圍,在此區域內不容許其他種群進入,一旦發現,攻擊性就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