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南安市“揚帆出海、再下南洋”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將通過26條措施,明確以南安雄厚的產業基礎為依托,深度挖掘企業外貿潛力,鞏固歐美等傳統市場,提升南安企業在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實現外貿規模與質量的雙突破。
《方案》提出,力爭2026年底外貿出口突破200億元,年均增長5%以上,外貿企業超1000家,培育20家年出口額3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貿領軍企業。
發揮海外僑親優勢全面拓展國際市場
根據《方案》,南安將充分利用海外僑親優勢助推外貿,借助僑親設立海外展銷點、代理機構或售后服務中心,開展本土化營銷推廣活動,推進“廣告出海”,打響“買建材到中國南安”“買對講機到中國南安”等口號,力爭每年在5個國家實現廣告投放。
為高質量整合“南商優品”,南安結合本地企業實際,針對國際市場需求,摸排、梳理全市各行業各產業供給端企業的產品信息、制造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意愿及需開拓外貿市場的國家(地區),每季度更新一次。以“四鏈”融合為抓手,聚焦石材、水暖廚衛等傳統優勢產業,高標準規劃建設產業協同創新示范園區。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有序入園集聚發展,推動產業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鼓勵外國投資者來南安設立研發創新中心,本地企業建立異地、跨國研發中心,推動跨境科技創新合作。
南安將全方位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建立梯隊培育庫,形成一批年跨境電商交易額3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5億元的重點潛力企業。鼓勵企業“走出去”參展,深度梳理相關的知名展會信息,每季度向企業發布。充分發揮協會作用,組織企業抱團出海,制定拓市場政策措施,加大企業參展支持力度,并強化政策宣傳推廣與精準輔導服務,每年精心篩選并組織不少于400家/次企業參與國際頂尖行業展會。加強“請進來”對接,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充分利用石博會、水暖泵閥交易會、農訂會、專用通信暨應急產業博覽會等內外貿一體化重點展會,主動邀請境外采購商或代理商等觀展、考察、洽談、采購;支持企業參與制定領域國際標準,推動石材線鋸的團體標準制定,搶先行業話語權。
打造平臺培育載體優化外貿服務生態
在平臺打造及載體培育方面,持續強化南安市外貿集聚區功能,建設南翼國家高新區外貿集聚區,為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貿易、人才、金融、供應鏈一體化運營服務,力爭每年引進25家外貿企業入駐,外貿出口額年均同比增長10%。打造海外倉集群,全力推動菲律賓(南安)建材家居展銷中心建設,對相關經驗進行復刻推廣;2025年在東南亞、中東等地打造5個市級公共海外倉,至2026年共打造16個公共海外倉、3個海外展銷中心。大力推動寶鋒跨境電商產業園和云科電商直播產業園建設,打造侖蒼國際水暖衛浴交易中心,打造海絲平臺、南安市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等智慧數字化展銷與綜合服務平臺。
在服務出海企業方面,鼓勵企業設立保稅倉。定期組織海關政策法規培訓活動,幫助企業準確理解和運用海關政策。持續簡化海關報關、報檢流程,推動高級認證企業(AEO)數量增長,優化AEO企業享惠措施,降低企業通關成本。精簡快速辦理出口退稅,將“階段性加快出口退稅進度”作為常態化工作。
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外貿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作用,有效降低企業融資門檻與成本,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強化物流服務保障,加強與國際物流頭部企業深度合作,優化物流線路規劃與運輸方案設計,制定物流扶持政策,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加快石井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吞吐能力,開辟新航線,拓展物流網絡,推進石井普洛斯空港物流園建設、中通閩臺總部建設。大力引入國際知名權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提升檢測認證服務。
聯合高校、專業培訓機構與外貿企業,開設專業課程,采用訂單式人才培養、實習實訓基地孵化、在職進修提升等多元化培養模式,培育造就適應外貿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持續開展電子商務師(小語種)培訓班,力爭每年完成2種以上小語種培訓。營造便利的政務服務環境,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外國人來南商貿簽證《邀請核實單》審核轉報效率,適時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國際服務專區,建立涉外服務熱線聯動協作機制。
下一步,在市內外貿高質量發展指揮部的統籌協調下,南安將定期召集有關部門及鄉鎮(街道)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外貿發展中有關問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外貿發展專項資金與優惠政策支持,持續加大本級財政對外貿領域的投入力度,優化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機制,確保資金精準投向重點企業、關鍵項目與優勢產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記者 朱曉西 通訊員 呂嘉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