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安市樂峰鎮舉行“政協委員助力推進福山小學改建為福山村非遺文化館”專題協商會。市政協副主席洪琪瑜、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市教育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監局、樂峰鎮政協委員以及樂峰鎮相關領導等人齊聚一堂。
座談會前,一行人實地走訪調研了原福山小學和村級直播展示館,了解相關情況。據了解,原福山小學位于樂峰鎮福山村,創辦于1950年,校園占地面積2726.2平方米,建筑物2棟,總建筑面積為1740平方米,由于生源不斷外流,在校生人數不足百人,于2012年9月撤并。鑒于該校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2020年,樂峰鎮對建筑物進行拆除,目前地塊處于閑置狀態。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樂峰鎮黨委副書記、政協委員聯絡組組長蔡永法介紹,福山村傳統手工面線制作工藝歷史悠久,經過長期以來的發展,打造出本土品牌“日騰手工面線”。經過政協委員的建議和鎮村領導的商議,計劃將原福山小學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建立手工面線非遺文化館,推進“非遺進課堂”“非遺+研學”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研學活動。
蔡永法說,目前項目建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包括項目土地產權劃撥、項目建設審批、項目政策資金等,希望大家暢所欲言,一起協商解決。
南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樂峰手工面線行業發展存在從業人員年齡偏大、企業規模較小、產值低、機械化程度不足、產品同質化競爭、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盡管已是知名品牌,但整體規模仍需提升。為改進此狀況,他建議福山村要抓住這個機會,積極推進手工面線小作坊示范點的建設,結合地域優勢發展特色產品,并重視食品安全,打造出龍頭企業。
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說,成立非遺文化館,需要弘揚傳統手工文化的重要性。“對于存在土地使用權證辦理問題,涉及土地性質轉換等流程,我們將積極與樂峰鎮政府、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協調,確保項目產權順利劃撥,推進項目順利進行,完善項目前期手續程序并報批。”
“關于福山村手工面線小作坊加工示范區建設,我們一直不斷優化建設方案,包括手工面線歷史傳承、小食品生產、非遺文化展示等,廣泛征求意見以完善方案。同時,鎮里一直推進群眾工作和項目建設,利用閑置空地建設示范區,避免其廢棄。”樂峰鎮鎮長許柏松希望,后續能夠得到政協及各市直部門的大力支持,加快手續報批立項,特別是爭取產權劃撥和項目建設資金支持。
聽取多方發言后,洪琪瑜說,手工面線作坊的發展對于福山村鄉村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一種產業,更是一種福氣的象征,能夠為當地老百姓鋪就一條幸福之路。她認為,大家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產業的重要性,并將其做大做強,以推動鄉村振興。
對于如何更好地推進面線手工作坊發展,洪琪瑜表示,首先,大家要統一認識,明確目標,將福山村手工面線作坊產業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共同推動其向前發展。其次,大家需要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有序推進。最后,大家要加強與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吸取先進經驗和技術,不斷提升手工面線的品質和附加值。
通過協商座談,大家對福山小學改建為非遺文化館項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政協委員和相關部門紛紛表示,將盡己所能,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合力推動項目前期手續工作,助力項目早日建成。(記者 黃俊濤 通訊員 黃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