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挺進 逐“質”前行
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當下,“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從中央到地方部署經濟工作的關鍵詞,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4月8日,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新質南翼·新極未來”發展大會召開。大會上,總投資超226.9億元的21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4家金融機構現場授信400億元;產業、學術、研究和投資等各界嘉賓齊聚,共同探討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打造萬億泉州新質增長極。
站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上,南安片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那么,南安片區究竟有何吸引力,使得項目云聚、資本青睞呢?自2023年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揭牌成立以來,南安正舉全市之力推進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南安片區緊抓重要戰略機遇,找準坐標,持續聚力新優勢、搶跑新賽道。
總投資超226.9億元
21個重大項目火熱簽約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招商引資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作為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的核心區和南安大拼經濟、大抓發展的主戰場,芯谷園區繪制了“2+1”新賽道體系產業圖譜和招商路線圖,精準招引優質新興產業項目,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南安片區共招引產業項目74個、總投資505.2億元,其中,已落地項目53個。
行走在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放眼望去,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處處是項目忙建設、企業趕生產的火熱場景。
在泉州芯谷南安科創中心項目施工現場,一個現代化、高端化的產業園區映入眼簾,很難想象,這里原是一片尚未開發的空地。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于2022年1月開工,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包含展廳、辦公樓、宿舍樓、廠房等10棟建筑,目前已竣工投用;二期規劃建設10棟標準廠房及6棟配套宿舍,預計今年6月完成樁基施工,2025年12月建成投用。
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的同時,一批優質企業也紛紛簽約入駐,為片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發展大會會場內,21個重大項目火熱簽約,總投資超226.9億元,為南安片區的產業集聚、創新發展注入新質動能。
“除了持續出臺各項利好的人才政策及入園補助政策之外,這里還擁有絕佳的地理區位優勢,交通十分便利。”參與簽約的企業代表福建寶鋒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少峰說,經過前期考察,公司擬在南安片區投資建設寶鋒電子數字芯片對講機生產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12億元。
“這是我們在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投資落地的首個項目,擬在泉州芯谷南安科創中心投資建設半導體真空泵及零部件研發、生產及維修基地,項目總投資4億元,預計7月投產,期待未來可以在這里成就更大的事業。”參與簽約的企業代表廈門市鑫芯之火科技合伙企業總經理李志林說,這里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營商服務環境也值得點贊。
在8日舉行的發展大會上,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還正式向全球發布“RGB”招商圖譜,全面展示片區的發展藍圖和投資機遇。“‘RGB’招商圖譜是我們經過梳理后,用紅、綠、藍3種顏色來代表3種產業目前的狀態。紅色圖譜為現階段南安片區最緊缺、重點招引的產業鏈環節;綠色圖譜為南安片區產業鏈優勢環節及具備龍頭引領或已具備一定規模的產業;藍色圖譜為南安片區具備一定基礎,需繼續提升加強的環節。”泉州半導體高新區管委會南安分園區辦事處常務副主任呂全福介紹,“RGB”招商圖譜將為南安片區招商工作提供更精準的招商方向,提高招商引資效率和成功率,全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邁上新臺階。
搭臺聚力
助力南安片區高質量發展
開局亮眼,未來可期。如何精準招商,也是當下南安片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今年以來,南安片區錨定“招大引強”大方向,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雙線招商,策劃開展“3+X”專場招商,奮力跑出招商引資“加速度”。
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通過派出招商小分隊前往深圳、成都、杭州等地進行重點招商,對從事新能源新材料、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的泉州籍鄉賢企業進行“靶向”摸底,建立重點招商對接庫,并在科創中心設立“鄉賢回歸創業園”;同時,策劃開展創新大賽、路演招商、拉練招商等3個專場招商活動,異地開展若干場招商推介活動。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項目是支撐。
正在加快實施建設的聯東U谷·南安半導體科技產業港便是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聯東U谷福建區域總負責人陳冰介紹,項目一期已入駐企業25家、投產9家,預計年底項目一期能夠投產25家,爭取連同項目二期年內投產35家以上。“‘南安速度’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給予的周到服務。”陳冰說,背靠廈泉金的優勢產業基礎,未來的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必將匯聚更多的優質資源,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活躍區域。
近年來,南安片區注重搭臺聚力,搭建華南師大綠色低碳研究院、華僑大學南安石材研究院等6個創新平臺;靈活采取“對賭”“可租可售可退出”等彈性供地方式,加快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目前,核心區5個小微產業園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建設標準廠房34.7萬平方米,招商28萬平方米,入駐企業68家;片區內新增規上企業127家,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054.5億元,分別比增10.4%和12.2%。
梧桐栽就,未來可期。南安片區區位質變、能級躍升、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新科技、新布局引發的創新優勢和新質生產力正加速顯現。
一年來,南安片區加快內外循環,實施16個總投資超170億元的重大交通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9.2億元。核心區去年3條道路竣工通車,“六橫六縱”及微循環交通路網骨架已基本成型;加快推進石井港區16#-17#泊位建設,口岸通關中心即將投用;加快國道324改線工程建設,提速廈泉金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R1線建設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復。
同時,南安片區加快配套建設,石院220kv變電站、石井綜合污水處理廠一期、官橋第二自來水廠竣工投用,石井第二自來水廠完工預驗收;啟動區綜合管網基本建成,天然氣管道已覆蓋三鎮各主干道;有序推進涵蓋幼小初高階段的14個教育項目,其中,南安一中奎霞分校一期已建成交用,博雅公學完成“民轉公”;成功醫院新院區已完工,南安市總醫院官橋分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主體完工,海都醫院擴容項目正加快開展土地報批等前期工作……
繪就新藍圖,釋放新動能。嶄新的賽道上,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形成,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路上奮力前行。
記者:莊樹鴻 李想 通訊員:黃思煒 許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