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7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通訊員 潘秋菊 李威威)30歲的安徽男子詐騙200多萬元,逃到南安侖蒼一工廠內務工,被正在采集信息的南安市公安局侖蒼派出所民警抓獲。
5月20日,侖蒼派出所民警在侖蒼高新技術園區一工廠內采集信息,一名男子面對民警的詢問躲躲閃閃,不敢與民警正面交流,神色慌張,形跡十分可疑。
經反復確認,該男子王某(30歲,安徽太和人),因涉嫌網絡詐騙于今年5月被河南省新鄉市公安局列為網上在逃人員。
民警介紹,今年4月19日,在河南新鄉市,王某的女友胡某,向朋友李某推薦了一支電器股票,胡某說男朋友王某是證券營業網點的員工,有內幕消息,自己已經在男朋友的指導下投資賺了不少錢,并多次給李某看了相關提現記錄截圖。
李某禁不住金錢誘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王某提供的網絡交易平臺上開通賬戶。
期間王某告訴李某“內幕消息”,這支電器股票在4月27日可以出金提現,并不斷誘導催促李某加金,說是加大資金量,加重倉位,可以獲取更大收益,在王某的指引下李某分四次向對方賬戶轉賬200余萬元滿倉買入。
等到4月27日的時候,李某卻發現錢提現不出來,以為是自己操作有誤導致提現不了,聯系王某時才發現自己的微信被拉黑了。
李某開始覺得不對勁,便到附近證券營業部咨詢確認并沒有王某這個人,且證實王某提供的網絡交易平臺是假的,這才真正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向河南省新鄉市公安機關報案。
經警方調查得知,受害人李某通過王某提供的交易平臺開通賬戶,然后將投資款轉入平臺附帶的賬戶,這個賬戶其實是被王某操控的,受害人的投資款并未投入股指市場,而是流入了王某的私人帳戶。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移交河南新鄉警方。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在從事互聯網金融活動時,要認準合規合法的網絡支付平臺,不要輕信平臺虛假宣傳,不要隨意掃來源不明的支付二維碼,避免將個人資金轉入此類非法支付平臺,謹防上當受騙或個人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