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響應省督導組整改要求分流是新校建成前的過渡方法
黃金泉告訴記者,2009年,鎮里就作出規劃,將學校搬遷至七八百米遠的地方。然而,因種種原因,規劃一直未能實行。
“按照現有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要求,校園生均面積、校舍生均建筑面積要達到15平方米,教室生均面積要達到1.15平方米。”黃金泉說,學校在校學生1494人,28個教學班,校園生均面積和校舍生均建筑面積均不足3.8平方米,教室生均面積不足0.8平方米。學校的一些功能教室被改變用途,改造成教室。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5月27日至29日,省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組織對我市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進行評估驗收,隨后下發整改工作內容,要求加快豐州中心小學新校舍建設項目進度,還建議豐州鎮政府制定現有校區學生分流方案,按要求充實教學儀器,通過標準化驗收。
“將部分學生分流到其他小學,是新校舍建成前的過渡方法。”黃金泉告訴記者,這樣能解決現有教室不足的問題,部分空出教室可以還原為功能教室,響應省督導組的整改要求。
“考慮到五六年級學生獨立性比較強,豐州鎮政府和學校才決定將這500多名學生分流出去。”
【方案】學校提供四種方案學生家長可自主選擇
“學生分流到原武榮中學舊址是經過考察和論證的。”黃金泉說,豐州鎮區面積不大,小學不多,這些小學的學生人數在200-300名,無法同時容納500多名學生。他們曾考慮鎮區一處廢棄廠房,但出于建筑安全以及改建費用過大等方面的考慮,放棄了這一方案。
幾年前,武榮中學并入華僑中學,校舍閑置下來。6年前,西華小學搬入使用。
原武榮中學舊址有2棟教學樓,還有教師辦公樓和宿舍等。“目前西華小學學生人數僅200多人,空余的1棟教學樓完全足夠容納500多名學生。”黃金泉說,考慮到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學校還作出了4種分流方案。
方案一,校車接送。日前,學校已經和校車公司協商,校車公司提供足夠的校車,接送學生上下學,家長們就可以放心了。
方案二,分流出去的學生中,部分學生不屬于學校招生片區內,如果他們不愿到原武榮中學的舊址就讀,可以轉學回原籍學校。
方案三,從2006開始,陸續并入豐州中心小學的原環山小學、孫尚小學、旭山小學、錦庭小學招生片區內的學生可以選擇就近分流。例如,旭山村內有陽光小學、社壇小學,原旭山小學招生片區內的學生可以就近到這2所小學讀書。
方案四,其他屬于豐州中心小學招生片區,又不愿到原武榮中學舊址就讀的學生,可以選擇就近分流到鎮區的華源小學和明志小學。
“6月30日是期末考試,7月2日,學校將舉行閉校儀式,我們原本計劃在這一天舉行家長會,將分流原因及方案告知家長。”黃金泉說。(記者 莊曉麗 蘇明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