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那是一個不正常的世界。
在不正常的世界,一切不合常理的崩潰都容易發生。一個深情的人突然拉下臉來以最惡毒的話攻擊他曾經愛過的人;一個勇敢的人怎么就撲通跪下磕頭如搗蒜;一個憨厚的人如何把心底最大的惡全部無所顧忌地掏出來;一個赤誠的人如何失喪靈魂;一個純潔的人怎樣說出謊言……電影里對于這場人性的地震為何發生語焉不詳,但借著電影聯想到的歷史里卻處處可見人性地震后的廢墟。這部奇特的電影好像一個斷片,我們不得不把它放到特定的語境里才似乎看得清楚。如果把《驢得水》視作一個寓言,把中國的近當代歷史腦補進影片里,難免從這部號稱喜劇的電影里看出恐怖片的質感來,那些原本的缺點也變得有了意義。人物的突然轉折不就是把時間濃縮之后的感受嗎?而舞臺腔不也是寓言常有的樣子嗎?是的,不管如何解釋,最終作品的不完整大概不得不歸咎于創作者的完形能力。但是,我也為能夠聽到一部作品真誠的呼喊而心懷感激,像是參與到了一個寓言的書寫之中。
有評論說《驢得水》在講人性的丑陋,在諷刺知識分子,我不贊成。不要苛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平庸固然看上去理應鞭笞,但更應該撻閥的難道不應該是歷史的丑陋?如果人性在發生地震,我們難道不應該要求歷史提供人性的避難所嗎?
對于我來講,《驢得水》有一處特別動人,銅匠被張一曼“睡服”之后向她道別,女主人公故作灑脫地離去,突然銅匠深情地唱起情歌來。這歌聲真是猝不及防,令人潸然淚下。如果人性可以蜷縮在一個這樣動人的場所,不被傷害,難道不是人類之福嗎?(鈄江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