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蘇、三角戀、綠茶婊?
(女主椿愛上人類男孩鯤,和椿同族喜歡她的湫成了甘愿犧牲的備胎)
落山風:只是覺得,這么宏大的主題,什么《山海經》啊古典神話都混進來,卻是一個讓人笑場的《我那苦苦暗戀的女人椿啊,讓我眼睜睜看著你和愛人鯤上路》的知音體故事,不覺得是如此地浪費么!那還不如,大家就永遠懷念12年前,石破天驚的那個小短片就好了。
徐元:用當下網絡流行語是可以這么總結的。當然這個也是經典的一個愛情模式,你要放在遠的文藝里面也有,瓊瑤故事里也是。只是椿喜歡鯤,這個是無法理解的,沒有做鋪墊。還有椿和湫的感情,也沒有真正寫好。
奇愛博士:大家看到椿與湫關系的時候,男男女女笑作一團,都是有點不懷好意那種,在那兒搞笑。電影當中有其他的點,不光去注意這些。不過感情的主線確實就是如此的。
風間隼:看得出主創想把椿塑造成有勇氣肯犧牲的女孩,可惜角色欠琢磨,不夠豐富,也沒有真正能打動人的地方。故事也因此失去了懸念。
賽人:椿起碼是有犧牲精神的,現實生活中知恩圖報的人不多的,這個人物本質上絕對不會讓人討厭的,用“綠茶婊”來形容不準確,有點不尊重生命。這電影里不停講到了以命換命,這個東西可以做的比愛情更高級的,但它止步于愛情了,而且把愛情明確下來了,就弄小了,愛情變得不夠偉大了。如果模糊的話可以讓這個電影變得更空靈一些。
逆規則:故事不夠流暢自然。不認同綠茶婊說法。
三觀不正?
(有人覺得椿為救鯤讓整個家族陷入災難的行為太自私)
桃桃林林:三觀正不正不重要,什么綠茶婊、三角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本身的劇情沒有支撐住設定。無論三觀是什么,一定要通過情節讓觀眾接受,才是合理、成功的。比如《新白娘子傳奇》,也有水漫金山,但觀眾反而會認同女主角,因為前面鋪墊的感情是扎實的。這個片子完全沒有鋪墊,沒感覺到它跟人類有任何身后的感情。另外就是做了這么大一個設定,最終卻歸在這么無聊、無趣的劇情上,也是挺可怕的,有點讓人失望。
徐元:為了愛豁出一切,背叛這個那個的倒也無可厚非,《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不就是這樣的嗎,不用在乎禮教、世俗、家庭的牽絆,只要這個愛情是忠貞的、堅毅的、值得贊美的,但是這個東西得鋪墊好。
梅雪風:主要是人物不成立,如果劇本夠扎實,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也會讓人潸然淚下。
賽人:不讓族類養魚,為什么?應該給一個答案出來,安排一個縫隙,但是它沒有講。小我和大我之間沒有交代好。電影沒有道德評判的,只是沒有說清楚。這不是小椿的自私,而是創作者考慮不全面,漏了一個重要的敘事。
逆規則:三觀有待完善,沒不正。
奇愛博士:我不是這么看的。尤其在情感這個問題當中,很多事情我們不要用既往的思路去看待,即便類似《小時代》這樣的電影,你很難用你單方面的粗暴的家長制的思路去看,價值觀是很容易隨著時代的變化扭轉的。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當年也曾經被認為價值觀有問題,封建、保守,后來一代代被電影觀眾喜愛,這個說明高的電影技巧在的話,是可以打通時空的。三觀的問題見仁見智,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這個是不好的。
落山風:只是覺得看得瘆得慌,又要想表現人“赤條條來去”的裸體,又礙于尺度扭捏地遮遮掩掩敏感部位,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