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空氣優良比例為99.6%、Ⅰ—Ⅲ類水質比例為100%、完成貧困人口脫貧3296戶、打通林隆南路和新東坑大橋等斷頭路……今年來,漳平市督查辦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龍巖市委大督查大落實工作決策部署,整合多部門督查資源,構建大督查工作格局,不斷創新督查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督查部門督促、參謀和協調作用,對該市145個重點項目進行了5次巡查,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提供了堅強保障。
專項巡查+三級響應
狠抓工作落實
“這條路終于快通了。”近日,漳平市民欣喜地發現福滿北路施工進度明顯加快了。福滿北路道路工程項目是城鄉建設提升年重中之重項目,但建設時與城西片區高水高排項目存在交叉作業問題,導致工程停滯,一拖就是三個月,影響了整個工程的進度。
“本是惠民的工程,現在卻因交叉施工導致進展緩慢,一定要盡快解決問題,盡快完工。”漳平市督查辦的專項巡查組在了解相關情況后,9月6日組織兩個項目的建設單位召開了協調推進會,當天就議定了工程建設推進事項,讓兩個工程得以順利推進。
為了推進城市重點項目的建設,漳平市督查辦成立4個項目專項巡查組,采取“一月一巡查一通報”制度,每月深入項目一線察看項目推進情況、責任單位責任落實情況,以及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然后由巡查小組牽頭召開項目協調推進會,對會議議定事項,督查辦也跟蹤直到落實。
同時,針對項目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漳平市督查辦啟動相應的項目協調推進響應級別,通過三級響應分級負責、層層推進,及時發現項目存在問題并協調解決,推動項目較快實施。2017年以來,發出三級響應協調推進書34份,協調落實問題46件,給予黃牌預警61個單位、69人次,紅牌預警9個單位。
正向激勵+一線考核
激發干部熱情
為了讓干部能夠主動作為,漳平市督查辦建立快獎快罰機制,將獎金與工作實效相掛鉤,強化日常考評,按月、季、年度進行考評,每月分類分檔予以獎勵和懲罰,充分調動全市干部干事創業熱情。漳平市林隆南路(二期)項目的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漳平市林隆南路(二期)是完善漳平市城區路網建設的重要項目,但因其所處的上江社區居民對征遷一直有異議,工程一直未能開工。
“我們一定要解決十幾年的遺留問題,打通斷頭路,真正為民辦實事。”2017年7月,桂林街道收到重啟林隆南路建設征遷的任務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建奎和他的工作團隊實行白加黑與5+2工作機制,把項目部建在了工地旁邊。團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主動放棄了個人一切事務,全天候、全身心撲在征收工作中。“他們經常在工地上吃飯,很多人都有子女,周末就帶到項目部來一起工作。”陳建奎說道。
團隊人員白天干工作,晚上就走街入戶,帶著感情上門溝通,講清講透征地拆遷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以人性化的工作態度,柔性的工作方式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有一次,陳建奎在晚間走訪一戶群眾時,戶主突發疾病,急需送龍巖救治,陳建奎馬上開著自己的車載著這位戶主及其家人送到了龍巖市第一醫院,在安頓好他們后,陳建奎馬不停蹄又趕回漳平,繼續開展工作。在整個工作團隊的努力下,林隆南路(二期)項目的征遷工作在半個月內就基本完成了。“正向激勵和一線考核制度給我們壓力和動力,讓我們對工作能投入更多的熱情。”陳建奎說道。
通過日常監督、工作紀律明察暗訪、正向激勵、逆向懲處等一系列措施,漳平市的干部工作作風明顯轉變,爭先進位意識不斷增強,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全市經濟社會建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2018年上半年,漳平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居龍巖市第三位;1-8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居龍巖市第二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居龍巖市第三位;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分別增長22.9%、14.5%,居龍巖市第三位。(記者 藍明豐 通訊員 陳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