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新羅區東城街道東風社區,在干凈整潔的街頭巷尾總能發現手拿日記本的志愿者,周邊居民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說,那些是他們的小巷管家。
東風社區地處城郊接合部,外來人口多;轄區內除了3個老舊小區都是自建房,存在居住分散、巷道狹長、訴求繁多等社區治理難題。“為了化解難題,我們結合百姓管家志愿服務隊,創建了‘小巷日記四字流程工作法’。”東風社區黨委書記郭愛武介紹說,社區通過聘任小巷管家,以小巷日記精準全面服務群眾,做到“日記涵蓋廣、通曉巷中事”。
據了解,小巷管家成員由轄區內責任心強、工作正派、熱心公益事業的黨員、住戶、志愿者組成。小巷管家認領自己的街巷(樓棟),確定各自的責任區后,由社區頒發聘任證書,并配發志愿馬甲、日記本。聘任結束后,社區組織小巷管家學習各項管理制度、工作開展流程、基本工作技能等。在正式上崗后,不定時開展交流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政策宣傳、案例分析等活動。
“小巷日記”人手一本,“訪、析、解、聚”了然于心。“小巷日記四字流程工作法”是小巷管家推進巷道常態化、精細化管理服務的核心所在。
尋“訪”巷情,小巷管家通過對責任區開展每日巡訪,詳細記錄尋訪發現的問題和居民所反映的問題。辨“析”需求,由社區每周召開小巷周情分析會,對群眾遇到的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建議梳理分類,確立各類問題處理計時表。破“解”問題,小巷管家依照自身能力優勢,領取相應類別的問題,相對復雜需協調的問題,則通過專題協調推進會,發揮社區、各部門合力解決。匯“聚”民心,化解問題后,小巷管家將通過回訪記錄居民對服務的滿意程度和意見建議,不斷總結完善經驗做法。
小巷管家,不僅增強了居民“主人翁”意識,還實現了社區多元治理。通過社區居民的互相幫扶,增進鄰里關系,引導移風易俗,促進文明社區創建。(記者 章辰汶 郭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