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筆者從新羅區農業局了解到,該區組織申報的百香果品種福建百香果1號、福建百香果2號于日前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專家組審定。
“從去年9月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農業食品標準研究所授予‘百香果國家標準化研究基地’后,我們組織農業專家對百香果品種進行篩選研究,經過多番努力,選出了這兩個品種。”新羅區農業局局長李錦光說,這兩個品種分別為香氣濃郁,汁多味濃,品質優良的1號雜交果和香氣濃,風味佳,鮮食加工兼用的2號紫果。
2015年以來,該區以“政府引導、農民主體、龍頭帶動、社會參與”的發展模式,以標準化果園建設為基礎,產業化經營為紐帶,加工與鮮銷結合,內銷與外銷并舉,整體推進百香果產業發展。該區出臺了一系列百香果產業發展補貼政策,如,對每年新種5畝以上的苗木給予脫毒苗300元/畝,嫁接苗180元/畝,扦插苗60元/畝、棚架大棚1000元/畝的補貼。貧困戶種植3畝以上的每畝增加棚架補貼200元。同時,對百香果的加工、營銷、認證、技術研發給予補貼:產品通過QS認證,給予補貼認證費;扶持電商銷售,每年通過網上電子商務平臺往區外銷售每5萬公斤,給予獎勵2萬元;對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企業,獎勵1萬元;獲得綠色食品認證企業,獎勵2萬元;獲得農業部有機食品認可企業,獎勵3萬元。
據了解,該區計劃到2020年將全區百香果種植面積擴大到1.5萬畝,年產量達到1.5萬噸,年產值達到1.35億元。同時,該區計劃建設一個年繁育苗木15萬株的百香果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在雁石鎮新建一個百香果產品批發市場和建設一條年加工鮮果0.5萬噸百香果深加工生產線,在白沙鎮建設年加工處理能力1.2萬噸百香果商品化處理包裝廠。
此外,該區還將全力打造百香果產業品牌,計劃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食品與農業標準化研究所合作,共建百香果國家標準化研究基地,共同完成《百香果質量分級》、《百香果產地環境要求》、《百香果生產加工技術規程》等3項行業或國家標準研制。下一步,還將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合作,完成《百香果貯藏保鮮技術規程》、《百香果栽培技術規程》等標準研制工作。
(通訊員 溫連光 溫龍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