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走進位于騰飛工業園區的天守公司數字化紡織智能制造項目看到,9、14號廠房外墻面已施工完成,5號研發樓正在基礎開挖。據悉,該項目設備主要購置先進技術的經編機和高速化加彈機等先進智能化、數字化設備,引進數據采集與視頻監控系統、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等以數據為驅動,打造工業互聯網集成應用平臺和數字化智能車間,搭建企業數據中心,實現工業互聯網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增值服務等環節一體。預計可新增年產量為DTY20000萬噸,經編革基布21000萬噸,新增年產值4億元。天守紡織新材料有限公司2022年完成產值7.4億元,年用電量1345萬千瓦時,稅收214.5萬元。
云上平臺助推企業發展
據天守公司負責人曹年華介紹,該項目實施后,可帶來的效益一是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設備生產效率平均提高10%以上,并且通過生產一物一碼全過程追溯和各環節精細化管理使得成品良品率提升至98%以上。二是有效節約經營成本。項目投產后可節約用工人數和數據統計工時,提升單人工作效率150%以上,且通過實現車間管理數據可視化,讓管理用數據說話,大大降低了企業運營管理成本。
這是長汀持續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事例。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推進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以推動該縣工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該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9月,實現“上云上平臺”的企業120家,其中“上云上平臺”規上工業企業數45家,生產制造環節企業數50家。
2023年已新招商引入數字供銷(長汀)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5億元;汀州中豹數字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2億元;長汀旭眾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二期),總投資10.2億元;丹杰仕(長汀)電商及數字產業項目,總投資1.35億元;長汀醫療器械產業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平臺項目,總投資1.3億元,引進高端智能企業入駐,調整該縣產業結構,促進長汀數字化升級。
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示范企業,強化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重點產業、新興產業的應用,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進程。通過積極指導縣重點企業開展省、市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組織企業申報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案例,全力推動新產品、新標準、新模式的應用推廣,現已指導得力機電有限公司完成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案例(企業上云用云典型案例)申報工作。
數字賦能生產增效
通過通信運營商搭建5G網絡,加快“5G+工業互聯網”規模應用,助力企業設備升級、工藝改進、運行優化和質量管控,切實推動制造方式創新、組織形態重構、產業模式變革,加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實現數據自動采集、能源消耗監控及生產倉儲管控等,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數字經濟發展蓄勢賦能。其中金龍稀土的5G+能源管理及車間智慧物流項目和福建鳴友的鳴友設備及能源5G聯網數采項目被列為龍巖市2023年度“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項目。(通訊員 陳天長 楊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