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暨第十四屆中國龍巖投資項目洽談會在龍巖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廣州市組織機械類、智能智控、新能源汽車等廣州知名企業參加此次機博會,展覽面積120平方米。
自對口合作開展以來,聚焦“中央要求、龍巖所需、廣州所能”,廣州、龍巖兩地以全方位、多領域合作,共踐山海之約,持續推動對口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
龍巖與廣州的“牽手”源于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確廣州與龍巖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將廣龍合作上升為國家戰略。兩市聚焦“國家要求、龍巖所需、廣州所能”,初步確定了10個重點合作領域。
同年12月,兩地先后發文,正式明確龍巖市7個縣(市、區)和龍巖高新區(經開區)與廣州市11個區和廣州開發區分別建立結對合作關系,對口合作工作步伐加快。
今年1月19日,廣東、福建兩省政府共同出臺《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要求深入推進廣州和龍巖對口合作工作,為兩市合作進一步保駕護航。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今年2月,廣州、龍巖兩市簽署了《廣州市龍巖市對口合作框架協議》及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游3個子協議,兩市據此全方位開展對口合作工作。
為進一步加深交流合作,廣州、龍巖明確了“高層互訪交流、協調推進、部門交流、區縣對接”等四項機制。
從遍地凝紅、滿目滴翠的紅色圣地到嶺南特色、國際商圈的千年商都,對口合作如同一條紐帶,讓重山為阻、千里之遙的廣州與龍巖,互訪交流愈加頻繁。截至目前,我市各級組織赴廣州調研考察137次,廣東省直部門、廣州市和各區來巖調研考察87次,龍巖7個縣(市、區)和高新區(經開區)與廣州11個區和開發區黨政主要領導實現互訪交流全覆蓋。
10月22日,隨著55031次檢測列車從龍巖站駛出,龍龍高鐵福建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這標志著龍龍高鐵離開通運營又近了一步。
廣龍兩地不斷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正拉近著兩地的時空距離。如今,龍巖至廣州動車正式開行,全程只需5小時左右;廣州白云機場直飛龍巖冠豸山機場的航線開通,龍巖進入廣州“半日生活圈”。年底,正在聯調聯試的龍龍高鐵龍巖至武平段將建成通車;明年,龍龍高鐵武平至梅州段也將迎來開工建設。
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是兩地對口合作的一大亮點。目前,廣州市31所重點學校與我市36所學校建立了對口合作關系,廣州市140名名師與龍巖青年優秀教師開展師徒結對。此外,11家廣州著名醫院與我市12家醫院建立了對口合作關系,創建名醫工作室16個,聘請10名廣州市高水平醫院的管理人才、醫療專家擔任我市的市、縣對口合作醫院名譽院長(副院長),廣州16位專家名師與我市16位青年骨干醫師結為師徒。278余名專家來巖,義診群眾達1.4萬人次。文旅康養合作方面,龍巖廣州6組文旅重點行業協會簽訂結對協議,58家知名旅行社簽訂旅游對口合作協議,前三季度,龍巖接待廣東游客269萬人次、同比增長156%,其中廣州游客約60萬人次。
另外,在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合作方面,閩西特色農副產品進入50家廣州消費幫扶館,設立特色農產品專柜13個,舉辦活動32場次,展示展銷精選農林特色產品360款,我市5個生產基地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合作方面,古田干部學院與廣州市委黨校、廣東南嶺干部學院、東江干部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兩市互設干部教育基地17處。我市報送的《創新對口合作機制,凝心聚力打造區域人才發展生態》經驗做法獲評第六屆全國人才創新優秀案例。
10月31日、11月1日,市項目工作專班赴廣藥集團、廣州工控集團,推動廣龍對口合作項目加快落地。
對口合作,項目為重。為推動產業合作雙向共贏,兩市發揮產業互補性強的特點,集中力量發展壯大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等“3+5”戰略性新興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龍巖兩市還合作共建了廣龍合作產業園,重點發展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五大產業,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目前,簽約及入園企業14家,總投資63.45億元。
9月7日,廣州市與龍巖市舉行對口合作重點項目簽約儀式,現場簽約30個項目、總投資403.8億元,其中廣汽集團、廣州工控集團、廣藥集團3家世界500強企業與龍巖市相關縣(區)、企業簽訂重點項目6個,總投資105.5億元。
一個個產業項目的落地開花,正是廣龍產業合作的成績體現。
山海不為遠,攜手向未來。學習借鑒廣州先進經驗,更好實現廣龍優勢互補,閩西老區高質量發展步伐愈發堅定、前景更加光明。(融媒體記者 施薇 通訊員 黃培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