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茶香溢。10月24日,筆者前往連城縣賴源鄉黃宗茶園中,只見漫山遍野的高山茶樹綠意盎然,采茶工人趁著晴好天氣穿梭在茶園中,現場一片采茶繁忙好“豐”景。
“我們茶園面積總共有1200多畝,現在是冬茶的采收期,整個采收期20多天,產量20噸左右,產值約800萬元,主要是銷往臺灣和廣州、濟南、上海等城市。”龍巖佺美茶葉有限公司品管部經理王開鵬介紹道。
圖為茶園忙碌的景象。
2012年,賴源鄉引進了臺商謝豐年創辦茶葉有限公司,在黃宗村建設高山烏龍茶基地,其氣候環境、土壤特性等與臺灣阿里山相似,出產的高山茶品質優異,先后奪得“天福杯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一等獎”“天福茗茶特等獎”等,并于2022年獲評市級農業龍頭企業。
“黃宗高山茶是我們用心服務臺商,推進閩臺農業合作的一張名片。”賴源鄉黨委書記馬華宗介紹。該鄉充分落實好各項惠臺政策和惠臺措施,切實幫助臺企解決實際困難,為臺商提供生產生活便利。尤其是今年以來,該鄉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積極為臺商辦理土地流轉、承包經營等流程提供便利;主動溝通協調本地村民,使臺企發展和當地發展需求更好契合;為茶山拓寬修整道路,便利茶園的交通;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用地、用水、用電、用能、等困難問題;著力解決采茶繁忙期“用工荒”矛盾,精心繪好高山茶園豐收景。
與此同時,賴源鄉以黨建為引領,搭建“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的架構,組建“天山茶寨黨建聯盟”,輻射帶動賴源上村、下村等村種植茶葉600余畝,積極發展以茶文化為主題的休閑觀光旅游業,既促進當地勞動力就業、增收,又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使其成為了周邊村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第一屆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大會在龍巖的成功舉行,為我們高山茶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馬華宗表示,該鄉將緊緊圍繞開展好第二批主題教育,在兩岸農業合作中搶抓發展機遇,提振信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效,落實保障措施,讓臺商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發展,讓高山茶真正成為賴源鄉村振興的“金名片”,在兩岸農業合作發展中描繪新畫卷、展現新作為。(通訊員 黃水林 謝葦妍 陳佳鑫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