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入汛以來,我市遭遇了多輪局地性、突發性極端暴雨天氣,造成多地不同程度受災。據市氣象局預報,未來幾天,我市仍有持續性強降水過程,局部大暴雨,雷雨時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強雷電或7~9級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面對汛情考驗,市委、市政府把防御持續性強降雨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最急迫的工作,領導各級各部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至13日10時,全市各級黨員干部累計34000多人次下沉一線,與人民群眾同心協力、密切配合、精準防范,形成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合力。
市委、市政府派出掛鉤市領導、市防指7個工作組分赴7個縣(市、區)督導檢查防汛工作,掛鉤鄉鎮(街道)的縣(市、區)領導下沉到各鄉鎮(街道),鄉鎮(街道)駐村、包村干部進村入戶,組織巡查、排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水利部門加強對水庫的點對點精準科學調度,提前預泄騰庫,提前對河道行洪排洪通道和輸水壓力管網設施設備進行檢查;自然資源部門強化地災防范,加強地災巡查排查和應急處置,按照“先轉移,再會商、再處置”的原則,果斷組織群眾避險轉移;住建部門組織力量加強對危舊房、土坯房的巡查檢查,同時對房前屋后的排水溝、屋后高陡邊坡進行巡查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當地政府組織群眾轉移;城市管理部門提前對城市地下通道、地下空間、低洼地帶等進行研判,對易發生內澇的區域堅決采取硬隔離封閉措施;交通部門加強道路巡查和交通疏導,發現漫水橋梁路段、溜方塌方道路,及時警戒提示,在險情未解除前禁止通行。
強化應急處置,前置預置救援力量、設備物資,時刻做好搶險救援準備。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各地已按要求對預警設施設備、衛星電話等進行檢查試用,確保關鍵時刻用得上、能應急;交通運輸、公路、供電、供水、通信等部門的搶險隊伍和機械集結待命,做好應急搶修準備。據介紹,目前已預置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共160人分布在上杭、武平、長汀、連城、漳平,確保一旦發生災情能夠快速高速高效處置。與此同時,各地進一步配強配齊基層干部和救援人員的防護救生裝備,落實自身防護措施,保障防汛救災過程中基層干部和救援人員自身生命安全。
據介紹,6月5日以來,本輪強降雨過程已造成全市7個縣(市、區)132個鄉鎮(街道)的2.2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6億元。各地強化落實巡查排查、人員轉移等各項防范措施,5日至13日10時,全市累計轉移受災情威脅的群眾12014人次。同時,全力以赴救災安置,確保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所、有醫療保障”。(融媒體記者 石芳 盧桂林 通訊員 林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