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導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漳平市新橋鎮西埔村民俗組委會將于丁酉之春,正月初四、初七及元宵晚分三次舉行大型“游花燈龍”活動。
此次“板凳龍”將以超空前之規模展現在世人面前,全長三百余米,每節長兩米,近一百五十節,四千人次以上參與。一百多節、三百余米的板凳龍,由西埔村村民集體完成,一道道工序下來,整個制作過程時間比較長。每家負責一截“龍”,男的負責設計“龍身”,制造花燈,女的負責折紙花,糊紙,小孩則在一旁學著做,一家族男女老少齊上陣。按照習俗,村民會將做好的龍身拼接起來,形成一條巨型龍。當龍身隨即起舞時,老百姓們將設案祭拜、鳴放鞭炮,接龍接福,祈福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板凳龍”給春節增添了幾分喜慶,讓村民大飽眼福的同時,又能體驗民俗文化和燈的文化。不僅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民俗文化,同時歌頌在黨的領導下,國家繁榮昌盛,象征人民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精神,對實現遠大理想中國夢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