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城縣木偶藝術傳習中心演員深入該縣實驗小學舉辦每周一期的“快樂50分”課堂,手把手教授小學生們學習提線木偶,這項“民俗文化從小學抓起,興趣從娃娃開始培養”活動從2010年開始堅持至今。
連城縣木偶藝術傳習中心前身為“老福星堂”木偶班,創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距今已有110多年歷史。1949年后改名為福建連城木偶劇團,2012年該劇團和冠豸山藝術團合并為連城縣木偶藝術傳習中心。傳習中心現有演職人員31人,其中國家一級演員1人、二級演員1人、三級演員4人。
1955年木偶劇團前輩世界級木偶藝術大師徐傳華,曾帶領劇團進京,在北京懷仁堂為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作匯報演出,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贊揚。二十世紀50年代劇團由國家派遣,出訪蘇聯、波蘭、捷克、新加坡等東歐國家演出。60年代常到東南亞各地作巡回演出,深受華人、華僑的喜愛和歡迎。劇團木偶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李明卿先生獨創的“木偶書法”獲得“吉尼斯世界之最”證書,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并受邀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法國、西班牙、瑞典等十幾個國家演岀。連城提線木偶戲行當齊全,劇團現有傳統劇目30多個,如:《大名府》、《水漫金山》、《八仙過海》、《藥茶案》等。其中“王乞老”角色為連城特有,客家人喜聞樂見,為劇情增添了不少樂趣,劇團常年活躍在城鄉各地,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2009年連城提線木偶被列為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為傳承弘揚客家方言、傳統文化,保護該項文化遺產,培養更多的連城提線木偶接班人,2011年,在該縣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劇團招收選拔了一批優秀學員送往龍巖藝術學校委托培訓三年。目前這批學員已回到劇團,邊學邊演傳承連城提線木偶及唱腔,為連城提線木偶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目前,占地面積1891平方米、建筑面積3393平方米的該縣文藝中心大樓,已建成投入使用,為連城提線木偶的傳承與保護發揮重要的平臺作用。
近年來,縣木偶藝術傳習中心結合連城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民俗文化,創作、編排了一批觀眾喜愛的劇目。傳習中心深入全縣部分鄉(鎮)、村,開展“傳承經典·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活動,免費為群眾演出《大名府》、《藥茶案》等連城提線木偶戲經典劇目。其中“木偶拉二胡”節目成功晉級2015年《我要上春晚》總決賽,成為福建省唯一晉級的節目。2016年6月,連城縣木偶藝術傳習中心演員赴京參加央視《中國民歌大會》的節目錄制,參演的提線木偶節目于2016年國慶節期間在央視1套綜合頻道、3套綜藝頻道黃金時間播出。2016年7月,連城提線木偶戲參加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共同舉辦的首屆“經典百折·福建戲曲折子戲”展演活動,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