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汀州”是長汀縣名城管委會實施的“一江兩岸”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美汀州的一個全新的靚麗景點。它北起太平橋,南至龍潭公園,占地寬闊,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堪稱汀州勝景。
穿過聳立在太平橋西邊的“盛世汀州”門樓,各種美景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敞口的“登科”亭一進三間,畫棟雕梁,翹角飛檐,彰顯雍容華貴的氣派。不遠處的方形小亭襯著溪岸的廊坊愈發飄逸,精美絕倫,古韻流芳。緊接著的“荷合”小樓是一家小吃場所,顧客盈門,座無虛席。溪邊一座石砌門樓高高矗立,正中的“御賜”二字格外醒目,與背面的“圣旨”二字相呼應。門樓雕龍畫鳳,圖案清晰,栩栩如生。往南邊緊靠的建筑是規模宏大的“長汀民俗館”。該館占地10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三層凌空,高大雄偉。四周以木柱木板圍欄,窗格檐柱鑲嵌花鳥走獸裝飾,屋檐斗拱飛檐,仿佛遨游天際的展翅大鵬,給人無比舒暢的灑脫之感。據說內部的修繕尚未完成,故未能入內一覽。
相鄰的“大夫第”堪稱汀州一絕。雖然規模小了些,但依然有氣勢。這是典型的府第式建筑,青磚黛瓦,翹角凌空,飛檐飄逸。石砌的門樓頗有氣勢,層層疊加的翹角猶如展翅奮飛的雄鷹。門楣上的朱紅色“大夫第”異常醒目,兩側的石刻聯語“萬里波濤歸學海,滿庭常棣作香城”,飽含勸學勉勵之意,發人深省。墻面的石刻木雕或鳥獸,或花草,或人物,或典故,無不形象逼真。據說內部結構更加美妙,獨具匠心,廳堂相連,特別敞亮。裝飾更為別致典雅,廳堂掛滿牌匾,皆出自名家之手。
再往南移步,就來到汀州“天后宮”廣場。“大夫第”一側,是一座兩層的方形建筑,是為“汀州書畫館”。其間展出的汀州藝人書畫作品琳瑯滿目,風格各異。書法作品筆力遒勁,舒展灑脫;美術作品構圖精巧,品種齊全,色澤和諧,活靈活現,不禁叫人嘖嘖稱羨。場館建筑呈現出濃濃的古韻汀州的韻味。
這是一個有著3000多平方米的廣場。大理石鋪就的地板,襯以從“天后宮”門樓向外延伸的兩條“回”字形路飾,加上夾在其間的蓮花石雕和花邊石雕,與移栽有序的古樹鮮花,給廣場平添了生機活力。廣場外側的那艘“汀州號”畫舫旗幡飄揚,船體較長,內艙寬敞,桌椅整齊。佇立船邊,注目凝視,眼前浮現出遠古時節汀州船工逐浪汀江的雄姿,耳邊仿佛響起跌宕的搖櫓聲、打趣聲、歡笑聲,心中涌起“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的曼妙與快慰。
走出廣場,越過“跳石橋”通道,就來到被譽為“汀州人家”的仿古建筑群。夜晚的“跳石橋”在霓虹燈下,流光溢彩,給人穿越時光隧道的享受。“汀州人家”建筑群呈現的是皖式吊腳樓的風格,板房架構,回廊相連,黛瓦斗拱,敞亮舒適,充分顯示汀州客家人的聰明才智。
緊靠龍潭公園有一座戲臺。戲臺建筑雄偉寬敞,左右配以側房相襯。逢年過節,這里表演歌舞戲劇,觀眾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盛世汀州”給古城長汀增添的靚麗難以述說。難怪這里整日里人頭攢動,游人如織,熱鬧如市。置身其間,令人流連忘返。(丘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