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過年了。
汀州是客家首府,年味格外濃。一進入臘月,各家各戶便開始積極籌備過大年:大掃除、洗曬被褥衣物、添置新衣、理發沐浴等。街上的人猛然多了起來,市場、超市也是人滿為患,其中有采購過年食材的主婦們,有全家總動員出來購物的“全家福”,有從天南海北趕回老家過年的游子……百節年為首,對于客家人來說,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過年。
除夕那天上午,每戶人家都要在大門上貼春聯。到了晚上,家家燈火通明,戶戶笑語歡聲。年夜飯是對主婦們廚藝的一次大檢閱,她們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白斬雞、燉鴨湯、黃燜肉、紅燒豬蹄、麒麟投胎、清蒸魚,還有各種小炒、甜點等,擺得一桌滿滿當當。
按照老規矩,老人們端坐上位。年輕人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先發個朋友圈曬曬,然后圍桌而坐。大家執箸舉杯,談天說地。推杯換盞間,洋溢節日的歡欣;聲聲祝詞里,體現濃濃的親情。隨著生活水準的穩步提高,物資日益豐富,吃早已見怪不怪,關鍵是一家人團團圓圓,開開心心。這點比什么都重要!
年夜飯的時間一般都拉得很長,男人們邊吃邊喝邊閑聊,大小事情,古今中外。喝至興起處,開始吆五喝六劃拳、擲骰子。有些豪爽的女人,也和男人們一樣猜拳行令,有些則開始離席看春晚,或是閑話家常。活潑的孩子們早已跑出屋外放煙花,歡快的笑聲,燦爛的笑臉,讓年變得格外美好。
午夜,是辭舊迎新的時辰。先是陸陸續續響起鞭炮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蓋過了電視節目的聲音。很快,全城的鞭炮聲連成一片,組成一曲宏大的交響樂章。主婦則在每個房間都壓張錢,意為“壓歲”。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通宵達旦“守歲”。
大年初一清晨,因為熬了夜,沒什么人早起。客家人有個規矩,年初一這天除了主婦要準備家人的三餐外,其他人是什么活都不干的,說是辛苦忙碌一整年,難得休息一天,得徹底放松,享受生活的美好。漸漸的,出門的人多起來了。人們都穿著簇新的衣裳。年長者去廟里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全家平安喜樂;年輕人多愛去登山,寓意步步高升;還有的呼朋引伴閑逛,感受年的濃烈氣氛……小孩們則向長輩討要紅包,然后一邊吃著口袋里的各種零食,一邊盡情玩耍。
入夜,燈光次第亮起,霓虹閃爍,裝扮著古老的汀州城。夜空中不時竄起五彩的焰火,三元閣、烏石巷,高掛著兩溜紅彤彤的燈籠,延綿成一道亮麗的風景。雄偉的濟川門城樓上,左右兩邊各懸八盞大紅燈籠,喜慶、吉祥。長達千余米的城墻巍峨壯觀,無數燈籠蜿蜒成一條火紅的長龍。一脈汀江悠悠,岸邊草木蓊郁,如詩如畫。太平橋的燈光長廊如同璀璨的星空,美不勝收。靜立橋上,恍若置身于夢幻的世界。汀江河面上,音樂噴泉伴著優美的旋律,忽急忽緩,忽起忽落,變幻著神奇的七色光。龍潭公園燈影綽綽,千年古樟蒼郁挺拔。宋慈亭古樸依然,娓娓講述千年的傳說。沿江路鋪著青磚石板,徐行江畔,燈如晝,人如流,醉美汀州。
年初二開始,人們便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互相說著祝福的話語,人人喜氣洋洋。
過年期間,古城汀州還有豐富的傳統游樂活動,走古事、鬧春田、舞龍燈、踩船燈、抬花轎、舞獅、踩高蹺、唱大戲、提傀儡、抬菩薩等,到處熱鬧非凡,充滿喜慶的氣氛。(范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