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華為在京舉辦了麒麟970溝通會,這是麒麟970的國內首秀,也是提前為10月16日發布的Mate 10預演造勢。除了通信能力外,AI自然是麒麟970最大看點。
華為表示,人工智能將使移動互聯網進入到智慧互聯時代,我們不僅僅希望未來的手機能聽懂、看懂,甚至希望它能夠以人類的思考方式來理解人類訴求,讓我們獲得自主而恰當的信息和服務。
然而AI技術的核心是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當前以CPU/GPU/DSP為核心的傳統計算架構已經不能夠適應AI時代對計算性能的海量需求。
作為全球首款移動AI計算平臺,華為麒麟970首次集成神經元網絡單元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并且和CPU、GPU、DSP組成了創新的HiAI人工智能架構。
在現場,華為Fellow艾偉展示了麒麟970 的HiAI。可以看到,NPU是其中的核心,此外還包括:CPU(4xA73 2.4GHz+4xA53 1.8GHz)、Mali-G72 MP12 GPU、全新升級自研相機雙ISP以及Modem基帶等等。
簡單來說,NPU可以理解為專門為AI相關計算定制的高效能處理器。就像GPU專門針對圖形計算,ISP專門針對成像計算一樣。
華為表示,NPU的AI性能密度大幅優于CPU和GPU。相較于四個Cortex-A73核心,在處理同樣的AI應用任務時,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大約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優勢,這意味著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少的能耗更快地完成AI計算任務。
以圖像識別速度為例(相同網絡模型下每分鐘識別圖像的數量),麒麟970可達到約2005張/分鐘,而iPhone 8 Plus(搭載A11處理器)只有889張/分鐘,iPhone 7 Plus(搭載A10處理器)為487張/分鐘,Galaxy S8(搭載驍龍835)為95張/分鐘。
此外,麒麟970在更多神經網絡模型下的性能,也要大幅超越iPhone 8 Plus(A11)。
與此同時,麒麟970 HiAI架構中另外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CPU和GPU也有新的提升。麒麟970 CPU能效提升20%;率先商用Mali G72 MP12 GPU,與上一代麒麟960相比,圖形處理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50%,可以更長時間支持3D大型游戲的流暢運行,支持AR/VR等全新一代移動互聯網體驗。
華為表示,未來會開放HiAI架構,并推出HiKey 970開發板平臺,期望更多的AI合作伙伴和開發者探索更好的AI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