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17吃貨節后,餓了么全新推出的“927品質節”再次掀起了一場全民外賣的浪潮。在大促期間產生的巨大訂單量,億萬級流量訪問,對于背后的技術人員來說都是一次巨大挑戰,高并發流量、惡意攻擊、服務器崩潰等問題隨時都會出現。本期《騰訊云會客廳》有幸邀請到餓了么CTO張雪峰,圍繞外賣O2O行業、云計算、大數據,與主持人騰訊云副總裁曾佳欣展開了一場關于技術背后云故事的精彩討論。
快速成長的背后 技術的不斷創新
餓了么,一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快速成長的獨角獸企業,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賣服務平臺和即時配送平臺,業務覆蓋1000多個城市,用戶量超過7000萬,加盟餐廳超過60萬家,日交易額超過2億元。這樣一個個驚人的數字背后,面對大量的用戶基數,需求暴增,除基礎運營銷售外,技術也起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在訪談中,張雪峰也說到,“餓了么業務發展從十萬到百萬到今天的四百多萬的極速提升,這當中對于技術團隊來說是有很大壓力的。1萬5千人的公司,其中技術團隊有1千人左右,網站或APP每次出事故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面對當前競爭激烈的O2O現狀,每一次時代的變更,每一次技術浪潮的來臨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都是一次重大機遇和挑戰。在8年的成長中,餓了么非常注重用戶的需求和體驗,并通過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的創新,成功抓住技術浪潮,實現了從電話訂餐到PC再到移動端逐漸演變的過程,希望可以用技術的手段去幫助整個社會。
堅實后盾 24×7永不掉線的騰訊云
對于餓了么這樣業務快速發展的O2O公司,傳統的IT采購或防護措施已經無法滿足技術平臺的高需求,其背后云計算也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借助騰訊云這樣云平臺的強大后盾,可以從容應對業務需求高峰,成功解放運維資源,讓團隊集中精力做業務。
在類似于927這樣的大促活動時,業務量暴增,很容易引發高并發的訪問流量,對于技術團隊的基礎設施、網絡都是極大的挑戰,這時就需要進行技術擴容。在此,騰訊云不管在服務器還是寬帶上都給予了很大支撐,為其構建了一個高效彈性的系統架構,在海量并發訪問的情況下,令用戶體驗也非常順暢。
餓了么與騰訊云合作一年多來,除了虛擬化產品應用外,最大的一部分就屬大禹系統。比如:餓了么在去年七月份時,幾乎天天被DDoS困擾,后臺攻擊流量在30G到50G之間,在快速切換到大禹系統后,騰訊云馬上結合餓了么整體業務情況和網絡防御需求,對每個流量進行了嚴格隔離,提供主動DDoS防護能力,快速抵擋住大峰值流量,保證平臺系統安全穩定。
同時,餓了么作為一家電商公司,數據也至關重要,不允許出任何錯誤。云數據庫(CBD)也是餓了么使用騰訊云的產品之一,基于CDB提供的數據傳輸工具CDT,可輕松將海量數據遷移到云上;此外,還提供了主從數據實時熱備,確保線上數據的安全;通過多份備份,提高了容災能力,保證數據的可靠性。
除產品合作外,張雪峰還提到:“騰訊云的專業團隊是很牛的,他們的系統監控非常快,尤其SLA的團隊基本上是秒級的響應。當我們還在睡覺的時候,他們永遠都是24×7,跟騰訊的兄弟姐妹們合作后,才發現其實他們也很狼性。“
在這個信息快速更替的時代下,用戶需求的增多,對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不管是創業公司,還是正在發展的公司,云服務一定是幫助他們抓住技術浪潮、實現轉型升級的最佳選擇。云計算作為互聯網+基礎的第一要素,一定是未來,無非是一家公司全部業務上云,還是慢慢上云。
【欄目介紹】:在互聯網+時代下,云計算正被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認可。《騰訊云會客廳》作為云計算行業首檔高端人物訪談欄目,是由騰訊云副總裁曾佳欣親自主持,在分享云在各領域最佳實踐的同時,也邀請到眾多創投界資深人士和明星,分享云端創投經驗,從資本、技術、渠道、服務等方面,打通整個產業鏈,構建云端創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