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風險與監管:什么才是新金融模式?
在日前的第二屆新浪C+峰會·金融科技論壇中,嘉賓圍繞新金融模式的創新、風險與監管等問題展開討論。
關于創新,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助理楊濤表示,很難界定什么是傳統金融和新金融,只有在技術影響下不斷變化的金融。眾安保險副總經理吳逖則表示,必須是金融技術和科學技術的結合,而不只是把互聯網當做一個渠道。
關于風險,楊濤認為,風險本身就是金融最核心的要素和最基本的功能,理解新技術和新金融風險的時候需要有不同的視角。而金麟的觀點比較特別,這一輪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一開始互聯網金融2013年初期,主要的動力是監管套利。
至于監管,浙商國際金融資產中心首席運營官許耀旂表示,金融會出現風險,就是因為出現套利空間,而最大的風險來自于政府套利、金融產業套利、實體產業套利、個體企業套利,甚至是個人投資人的套利。
京東金融副總裁金麟則指出,其實監管不單單是面對FinTech這個領域的風險,其實在傳統領域的挑戰甚至更大。因為在分業監管這個框架下,仍然面臨著可能同樣類別的業務,不同業務主體下做的事情其實監管成本是不一樣的,因此導致存在著巨大的監管套利的空間。
銀監會鼓勵商業銀行從事科技創新創業股權投資
3號,中國銀行業協會第七屆會員大會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尚福林發表了講話,其中有一段表示“商業銀行可以以子公司的形式參與風險投資業務”,銀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將可以正式踏入VC領域。
傳統商業銀行從事的業務很有限,按照商業銀行職能的定義,“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主要業務就是存貸款,《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
但有銀行從業者向雷鋒網透露,有很多銀行和金融集團實際上已經開始從事風險投資這一塊的工作,包括招商銀行的招銀國際、建設銀行的建銀國際,以及其他銀行“都有一些渠道把錢投出去”。據悉,銀監會去年就有文件說城商行可以局部試點做一些投資性業務,今年進一步又明確了商業銀行可以從事科技創新創業股權投資。
但有銀行從業者向雷鋒網透露,有很多銀行和金融集團實際上已經開始從事風險投資這一塊的工作,包括招商銀行的招銀國際、建設銀行的建銀國際,以及其他銀行“都有一些渠道把錢投出去”。銀行從事投資業務,將會如尚福林所說,可以用投資收益對沖貸款風險損失,“很多銀行都想做這塊業務。貸款太難做了,比方說我們收10個點的利息(實際上收不了那么多),但是一虧就會虧100%的本金。”
用機器學習做風控的氪信,憑什么獲前IDG金牌投資人數千萬融資?
雷鋒網獨家獲悉,Fintech公司CreditX氪信最近正式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IDG榮譽合伙人章蘇陽新創立的基金火山石資本領投,真格基金跟投。2015年底,氪信還曾獲得真格基金領投的700萬元天使融資。
氪信主要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風險信用評估和用戶價值運營,為金融公司提供風控與營銷決策。氪信的產品包括非或然引擎和XCloud,前者是一個大數據風控決策引擎;后者可以簡單理解為以大數據為基礎的DAAS(數據即服務)服務。
公司創始人朱明杰表示,自去年底產品成型到現在,氪信已與50多家金融機構有合作,包括民生銀行、中銀消費金融這樣的傳統金融公司,也有點融網、小贏理財、洋錢罐、雨點金服等互聯網金融公司。非或然引擎在傳統金融場景上,風控指標的KS值提升在50%以上,在互聯網金融反欺詐效果中KS值也領先。
支付寶月底將推出場景化服務平臺“到位”
在宣布將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不久之后,支付寶又秀出新招。
去年愚人節,支付寶發布了一則創意視頻,說要推出一個名為Alipay Everywhere(中文名“到位”)的系統,能夠滿足用戶找附近人借錢、借充電寶甚至借廁紙等各種奇葩需求。視頻里展示的案例雖然有些無厘頭,但背后的數據技術確實有真實依據,并不是不可實現的。
據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得到的消息,支付寶近期正在著手把去年這個愚人節的創意在產品內實現,并計劃在九月底或者十月初發布。
今年7月,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在接受財新網采訪時提到互聯網金融未來的三大趨勢,其中第一個就是“場景化金融”,在每個具體應用場景中提供產品服務。這樣看來,雖然井賢棟旨在強調利用數據優化商家和用戶的互動,但用戶和用戶的互動似乎也是支付寶的題中之義。
智能投顧3.0:分析師視角中智能投顧的未來是怎樣的?
目前,我們正處于智能投顧(機器人理財)技術的迭代時期,上周Celent高級分析師William Trout出席了主題為“智能投顧3.0:它是什么?我們將何處何從?”的在線研討會,結合于此相關的財富和資產管理問題對技術預期發展路線進行討論。
分析師指出,隨著Betterment和Wealthyfront等智能投顧競爭的到來,美林證券和嘉信理財等傳統金融機構開始意識到,這些新金融科技公司所服務的客戶已經不只是他們無暇顧及的千(低)禧(凈)代(值)群體,而是逐步將市場推向高凈值、老年等原本屬于他們的金主的群體,于是紛紛籌謀著予以回擊(順從)。而且,分析師還指出,順應時代潮流才是獲得生存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