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9月5日報道 文/周小白
“在北京,外賣送餐途中每天都會有小刮小蹭的交通事故發生,這很正常。”小編在與幾位外賣小哥聊天的過程中,他們如此表示。
隨著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網絡訂餐平臺的興起,如今一到飯點,就可以看到大批送餐員騎著電動車送餐。其中一些送餐員在道路上超速、逆行、騎車打電話、見縫插針穿行等行為極大影響了交通安全。
外賣搶時送餐增加交通安全隱患的背后,除了外賣配送員自身原因外,也與網絡訂餐平臺的管理有關。一年來,我國因快遞送餐員撞人引發的健康權糾紛屢有發生,其中網絡訂餐平臺幾乎都被判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平臺自營配送正轉向眾包 零門檻注冊即可成配送員
在過去一年,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網絡訂餐平臺都在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體系,布局最后一公里。目前來看,外賣的配送方式主要有平臺自營配送、商家自配送以及第三方配送,眾包配送是第三方配送中基于共享經濟興起的新興配送方式。
眾包配送因為招募配送員渠道廣、方式簡單、成本低很受外賣平臺青睞。據36氪報道,餓了么正把所有的配送團隊甩給代理商,兩個月是餓了么給出的過渡期。但在這之后,原本體系里的員工也可能面臨或者換公司、或者失業。
送餐員搶時頻發交通事故誰之過?外賣平臺不能獨善其身
送餐員搶時頻發交通事故誰之過?外賣平臺不能獨善其身
TechWeb在“餓了么騎手吧”中發現,已有不少餓了么自營配送員反映社保轉移外地、重新簽合同的問題。有騎手表示,“餓了么現在的做法其實是在引導騎手自動離職,裁撤BOD,全部由承包商接手,就是先被辭退,然后引誘我們去蜂鳥團隊”。現在江蘇、浙江、武漢、天津等地區已經開始實行,但對于體量較大的城市會慎重。
餓了么CEO張旭豪在“餓了么5.17吃貨節”上稱,餓了么眾包配送隊伍已經突破100萬,旗下配送服務“蜂鳥”日配送訂單超過200萬單。據悉,美團外賣目前每天有20萬的訂單是由美團眾包的配送員進行配送。眾包配送正逐漸成為外賣配送的主力。
不過,與外賣平臺的自營配送“正規軍”不同,眾包配送員在選拔方面幾乎沒有門檻。小編在某眾包平臺注冊配送員發現流程很簡單,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即可登陸APP,輸入真實姓名及身份證就可以完成實名認證,注冊之后即可在平臺搶單。
外賣平臺的自營配送員需要提供健康證,要求有配送經驗,并會進行統一培訓,而所有眾包平臺對配送員是否有經驗幾乎都不做要求。據一位眾包配送員介紹,他們的培訓也主要是在線上進行,部分眾包平臺會提供線下培訓,但也是配送員自愿參加,不做強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