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配送員不想參加就可以不參加
中關村大恒科技和銀科大廈樓下是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配送員聚集的一個小據點,每到飯點,紅、黃、藍大軍整裝待發奔赴各棟寫字樓,這已經成為中關村午間一景了。
小編在與三家外賣平臺的配送員交流中得知,外賣平臺有規定,每天的9點到10點,配送員在樓下指定位置集合開早課,期間會強調配送安全問題。但現在這一規定更多流于形式,一位餓了么騎手說,不想參加的時候跟負責人說一聲就可以不來。美團外賣的一位騎士也表示,早課期間有訂單就直接跑單了,幾乎沒有人愿意上早課。
小編在上班途徑外賣小據點時,也基本沒有見過三家外賣配送員開早課的情景,一般都是三三倆倆的幾個騎手聚在一起聊天,或者休息、上網打游戲。
“安全問題都知道,但是有訂單了該跑還是跑,不趕時間跑不出來單。電動車都騎了多少年了,不會出事兒。”一些外賣配送員也是靠著這份“自信”,罔顧安全。
據了解,外賣平臺會給配送員上保險,如果發生刮蹭事故,外賣平臺會承擔一定的賠償。美團外賣的一位負責人表示,“6000元以下的刮蹭,平臺都可以報,高了就不行了。”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和北京市海淀法院消息顯示,2015年1月、4月、7月和9月在上海、北京相繼發生了4起餓了么外賣配送員撞人事件,餓了么所屬平臺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均被判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成本受限 平臺管理配送員心有余而力不足
雖然外賣平臺一直在布局配送體系,但是目前來看線上到線下的體系仍不夠完善。從網上曝出的外賣配送員撞人事件來看,交通事故多發生在訂餐高峰期。訂餐時間集中與配送人員不足之間的矛盾無法調節。
餓了么日訂單已經突破500萬,而其自營配送員只有6000多人,按照每人日配送20單計算,僅完成500萬訂單的四十分之一,高峰時段的需求很難滿足。加上自營配送員社保、工資等龐大支出,這也是外賣平臺要將自營配送轉向眾包的原因。
百度外賣CEO鞏振兵在百度外賣兩周年發布會上透露,目前百度外賣的專職騎士有4萬多名,平均月工資5000多元。餓了么目前的自營配送隊伍有6000多人。美團外賣未透露其自營配送員數量,有業內人士預計,美團外賣在北京地區的自營騎士接近1萬名。
(注:資料來自官方公布數據和外賣配送員自述 單位:元)
由三家外賣平臺的騎士招聘信息來看,薪資待遇大同小異,按每月5000元薪資來算,僅物流一項,一個月的支出至少在3000萬元。百度外賣則高達2億元。對于普遍虧損的外賣平臺來說,這確是一項不小的支出。
此外,外賣配送的車輛大多是配送員自己的,質量參差不齊。小編查詢餓了么、美團外、百度外賣的騎士招聘信息發現,外賣平臺的一些招聘訴求會寫明自備電動車,但對電動車的具體要求(牌照、性能等)沒有注明。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經常在大街上看到沒有牌照,甚至較為破舊的外賣電動車“肆意”穿行。
美團外賣等也有自己專門的配送車輛,但因為需要租金,很多外賣配送員還是選擇用自己的。
外賣平臺要實現盈利,物流成本是必須控制的一環,而如何平衡配送安全和服務質量是各大外賣平臺都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