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設定一個CubeSensors 監測睡眠,可以和Fitbit或Jawbone的睡眠追蹤器配合使用。你可以同時看到CubeSensors和追蹤器的數據,這樣你就知道房間的溫度、濕度、窗的光線是否會導致階段性的睡眠中斷。你不僅知道自己醒來多少次,還知道醒來的原因。
在測試CubeSensors時,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它們能監測的信息量,還有它們不需要持續的關注。你可以通過web應用獲得更深入的信息,但通常情況下,小立方體不易察覺,除非你搖晃或拍打它,白色塑料盒和前后金屬板的小洞就會投出藍光或紅光。藍色的光表示一切正常,紅色反之,意味著你需要查看App,看看哪里出了問題。
使用web應用時,用戶通過愁容和歡顏圖案得知CubeSensors監測到的實時環境水平。向下滾動可以知道24小時內的變化,還可以分類瀏覽所有無線連接的立方體24小時的記錄。大部分的類別和它們各自的測量單位都是一目了然的,例如:空氣質量檢測的是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除了讓用戶了解準確的數據,應用在“感覺更好的方法”這部分還提供了行動上的建議。它會告訴你“盡快開窗”或“升點溫讓你更舒適”。盡管這些都是很基礎的,但CubeSensors的團隊認為遵循這些建議可以讓用戶避免感冒,控制過敏原或者防止頭痛。
在測試中,CubeSensors的信息比預期更有用。例如:我發現客廳的溫度總是比給放松設定的溫度更低一些,適當升高溫度可以感覺更舒適(如果是以前,因為沒有感覺特別冷,所以不會特意提高室內溫度)。此外,在辦公室里,CubeSensors認為更多光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我兒子的臥室(我總想保證那里有最好的睡眠環境),我發現窗戶應該打開更長時間以確保空氣質量接近標準。
CubeSensors利用活動追蹤器信息提供的睡眠環境分析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睡眠信息為用戶提供的是CubeSensors監測的各種信息以及你的健康追蹤器的睡眠信息(可選可不選)。我們測試時使用的是Fitbit Charge HR,睡眠追蹤分為3個階段:醒著、放松、睡著。從這我知道了看似隨機的但又頻繁的在凌晨3點的無法睡眠實際上是因為我的中央暖氣系統15分鐘的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