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素質參差不齊上門服務犯罪案件頻發
多管齊下確保快遞用戶人身安全
● 快遞行業比較缺人,導致準入門檻不斷降低,一些來歷不明的人員容易混入快遞行業。快遞員素質參差不齊是犯罪案件頻發的主要原因
● 我國關于快遞服務的法律法規非常完善,一般侵權類案件處理可遵循郵政法、《快遞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一旦快遞員的行為上升至犯罪層面,則可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
● 快遞員上門服務是快遞行業的特色,能為社會公眾提供便利,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快遞公司要做好相應安全保障工作,嚴格審核每一個快遞員的資質,包括有無犯罪記錄和不良嗜好,如吸毒史、性侵史以及精神病史
近日,快遞員楊召朋被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以涉嫌搶劫罪訴至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這起因為快遞員上門取件引發的命案引起社會關注。
2018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教師丁先生的妻子在網購申請退貨服務后,楊召朋前來上門取件。據檢方指控,楊召朋借向被害人收快遞包裹之機,強行入戶實施搶劫,并將丁先生的妻子殺害。
據了解,楊召朋是北京恒通世達運輸有限公司2018年招錄的,但雙方未簽勞動合同。恒通世達是百世快遞的加盟公司,取件、派件都以百世公司的名義對外服務,負責北京北四環至北五環區域快遞服務,百世公司收取加盟費。楊召朋通過下載快遞類App,注冊了一個“小件員(快遞員)”賬號。恒通世達通過系統審批之后,楊召朋的賬號正式成為快遞員賬號,可以通過這個App收取件。1992年出生的楊召朋經濟狀況較差,案發前因賭博欠下10多萬元外債。
隨著網購平臺業務量不斷擴大,快遞行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2016年至2018年,中國快遞員數量增長了50%,總量已突破300萬。與此同時,快遞行業尤其是快遞員上門服務帶來的一些問題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上門取件暗藏風險
用戶擔憂與日俱增
近年來,因快遞員上門取件引發的負面新聞呈增多之勢。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其在網上購買了一件商品,在某快遞公司郵寄時,長春分撥中心一名男性快遞員私自要求加其微信,還對其進行騷擾。
這名網友發布的微信聊天截圖顯示,男子在微信中自稱是某快遞公司快遞員,在掃描快遞時看到其包裹信息,隨后發出諸多騷擾言語,稱“想和你聊聊”“你多大了”“等我下班找你”。
目前,這家快遞公司已回應此事,對于出現的情況和人員,經公司內部核實,對涉事員工作出開除處理。
2018年9月14日,浙江溫州發生一起快遞員性侵女客戶事件,據受害女生及其朋友回憶,這名快遞員趁上門取件之機對女生性侵,并對其進行長達40分鐘施暴行為。被警方逮捕后,犯罪嫌疑人承認自己強奸未遂,隨后檢察院以涉嫌強奸罪批捕犯罪嫌疑人。事發后,受害女生被確診為重度抑郁,曾試圖跳樓輕生。
《法制日報》記者在搜索網站中檢索“快遞員”“犯罪”等關鍵詞后發現,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一些,快遞行業負面新聞的增多,也讓社會公眾對于快遞員上門服務的信任感降低。
“在看到媒體報道過的一些快遞員犯罪案件之后,再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基本上不敢享受上門服務這種便利了。”現年22歲,獨自在外打工的女生劉靜(化名)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獨自居住的劉靜,每天除了忙碌的工作,還要應對各種生活瑣事,因此劉靜的時間總是非常緊迫。
“有時候真的忙不過來,所以像收發快遞這種事情我一般都會選擇上門服務。其實,快遞員上門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的生活。”劉靜說。
然而,近年來快遞員上門服務引發的一些安全問題,讓劉靜非常擔心。“之前在媒體上看到快遞員猥褻案件,后來又發生了快遞員強奸未遂案件,我也是個女生,一個人在外面打拼,真的很危險,萬一出了什么事,可能連一個知道的人都沒有。”
半年前,劉靜最后一次使用軟件預約快遞員上門取件的服務。“那天,我剛洗完澡換上睡衣就聽到門鈴響了,我的警惕意識還算比較高,開門前我仔細確認了門外快遞員的身份。但開門后,在我拿東西交代事情的過程中,快遞員一直盯著我看,問我怎么一個人在家,還沖著我十分怪異地笑,當時我很害怕,想到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就趕緊把門關上了。”
據劉靜回憶,在她關門之后,那個快遞員仍然在門口徘徊了一會兒,直到有人上樓,他才拿著快遞離開。雖然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但這件事還是給劉靜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如果不是那天我比較警惕,始終沒有讓他進門,并且快速關了門,可能真的會發生什么。那次事情之后,我再也沒有預約過快遞員上門服務了。”劉靜說。
“快遞員上門服務本來是為了便利群眾,初衷是好的,但有時候現實卻并不美好。”一直使用快遞員上門服務的北京市民胡俊(化名)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快遞員上門服務省去了很多麻煩,用戶不用特地跑一趟。有時候東西太大,一個人根本搬不動,這時候就需要上門取件服務。”
“最近發生的快遞員殺人案,案發地離我們家比較近。”胡俊說,盡管他認為快遞員上門服務很好,但他不會讓妻子和孩子獨自在家時使用快遞員上門服務。“因為看過一些報道后,心里總是不踏實。誰又能保證永遠不會發生意外呢?”
“快遞員上門服務需要更多的監管和規范,誰也不想看到悲劇一次又一次重演。還是希望快遞行業能盡快加以改進,讓更多人能夠放心享受這種便利。”胡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