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之馬廣受質疑
快遞公司頗感無奈
《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不時發生的快遞負面新聞,不僅給社會公眾帶來不便,而且也給快遞行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上門取件應該恪守職業操守,不然整個行業都會因為幾顆老鼠屎攪了一鍋粥。”快遞員馬東(化名)無奈地說。
今年36歲的馬東已經做了5年快遞員,他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剛開始從事快遞行業的時候沒有上門取件服務,是后來才加上的,對于快遞員來說,絕對是增加了工作量,很多快遞員應該也不太情愿。
“這幾年發生一些負面事件后,社會上有些人對快遞員的好感度不斷降低,工作越來越難干了,吃力不討好,讓我們這些認真干快遞工作的人很無奈。”馬東說。
馬東還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因為越來越多人的不理解,快遞員和客戶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甚至會起沖突。快遞運輸中難免有磨損,有時候快遞破了,客戶就懷疑是快遞員拆開看了;有些人選擇門衛、商店等地方代簽,要是快遞丟了,就認為是快遞員拿走了。這些雖然都是一些小矛盾,但是讓人很不愉快,也影響工作效率。”
對此,《法制日報》記者又采訪了一家快遞公司的負責人張峰(化名)。據他介紹,現在快遞行業因為個別人的不良表現而備受質疑,這其實是陷入惡性循環。公眾不信任、不理解快遞員,快遞員服務態度難免會不好,快遞員態度不好,又會遭到一輪又一輪投訴。雖然正常的投訴是應該的,但長此以往雙方都會不好,還是應該多一些理解。
對于個別快遞員違法犯罪的情況,張峰也很憤怒。“我們會盡力加強這方面的監管,避免發生類似事件,但現在的情況是,快遞員少,送快遞是一份很累的工作,愿意干的人不多,而且現在快遞員流動很快,我們只能降低要求招人。”
“每個行業都難免會有個別害群之馬,雖然有個別快遞員確實有犯罪行為,但我相信每個快遞公司都會嚴肅處理,嚴格審查,希望公眾能給快遞行業多一些信任。”張峰說。
準入門檻不斷降低
入職教育亟待強化
對于快遞行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快遞物流咨詢網的首席顧問徐勇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快遞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快遞員工作強度大、工資不穩定、缺乏保障,很多人不愿意去做。大學生群體很少從事一線快遞員,一般都是做管理人員。雖然郵政法規定,快遞從業人員必須為高中以上學歷,但其實現在一線快遞員中有些人只有初中學歷。
“總體來看,快遞行業比較缺人,導致準入門檻不斷降低,難免會有來歷不明的人員混入快遞行業,快遞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是導致犯罪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徐勇說。
在徐勇看來,目前快遞公司招人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在入職之前,快遞公司會對其進行背景調查、過往犯罪記錄調查,再和快遞行業的黑名單比對,把那些有前科劣跡、賭博吸毒惡習、暴力傾向、不良從業記錄的人堅決攔在行業之外。
“我國快遞行業的犯罪率相對于其他一些行業還是比較低的,從全球來看,我國政府對于快遞行業的立法、管理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也都是最多的。”徐勇說。
“我國對于快遞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非常完善,可以說沒有法律上的盲區。如果是一般侵權類案件,有郵政法、《快遞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做保障。一旦快遞員的行為上升至犯罪層面,刑法中會有詳細規定。”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研究員朱巍說。
徐勇認為,雖然會經過嚴格的審查,但不能排除快遞員中有些人雖然沒有犯罪記錄,但屬于第一次犯罪或者沖動犯罪。他們利用快遞員上門服務的特殊性做出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這與他們的個人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市場監管再嚴,也難以保證所有人不會心生歹念。
“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短期內難以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快遞公司除了做好入職前的一系列背景調查外,也必須同時做好入職后的培訓工作,包括法治教育、業務教育、企業文化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目前有些人對于快遞行業的信任感偏低,那么可以選擇物業代收、快遞自助柜等方式收發快遞。希望人們能夠理智看待相關事件,就像車禍經常會發生,但大家也不會因此就不再開車了。快遞行業還需要不斷改革和進步,不要讓個別害群之馬影響整個行業。”徐勇說。
朱巍認為,快遞員上門服務是快遞行業的特色,能夠為社會公眾提供便利,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對于快遞公司而言,要做好相應安全保障工作。嚴格審核每一個快遞員的資質,包括有無犯罪記錄和不良嗜好,比如吸毒史、性侵史以及精神病史等。這并非是對快遞員職業的歧視,而是由于快遞員上門服務的特殊性,必須抓好源頭審核。
“快遞公司還要對快遞員進行法治教育。曾經有快遞員拿手機拍攝送快遞過程中一些有趣的事情,上傳到直播平臺。出現這種行為就是由于法治意識淡薄,侵害他人隱私權。快遞公司還需要做好事后的緊急預案和處理措施。”朱巍說。
朱巍建議,用戶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快遞服務平臺。一些不知名的快遞公司,風險相對較高。除此之外,用戶還要提高防范意識,不要隨意讓快遞員進門,或者與快遞員交談一些較為私密的事情,不要透露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