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歐洲軍備“寒酸”:戰力不及美軍1/6 已無力自保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歐洲應對“空心化”部隊》的報道稱,去年,駐扎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德國413輕步兵營的官兵曾向記者抱怨,他們沒有足夠的狙擊步槍和反坦克武器,沒有合適的軍用車輛。
他們在演習期間對前來調研的議員說,部隊沒有足夠的彈藥模擬戰斗場景,官兵們被要求憑空想象出槍炮聲。
由于軍費連年縮水,歐洲各地部隊都深受武器短缺的困擾,無論陸軍、海軍、空軍,還是網絡部隊。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新總部批評歐洲領導人在國防上投入不足,要求他們付清拖欠的軍事賬單,引起了歐洲人的不滿。
多名歐洲現任和前任官員迅速指出,北約成員國不欠美國人錢,但他們同時承認特朗普沒有說錯:歐洲確實沒有保衛自己的能力。
2015年11月發生巴黎恐襲案后,比利時增派數百名軍人巡邏布魯塞爾街巷,卻不得不從美軍那里調用1000套防護裝備。
英國皇家海軍目前擁有19艘驅逐艦和護衛艦。1982年??颂m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本網注)戰爭期間,這個數字是55艘。
想要打仗或者預防戰爭,光靠子彈和炸彈是不夠的。軍人和重裝備必須運到前線,這就需要大量飛機、直升機和卡車。軍械庫必須做好補給彈藥的準備。軍隊必須做好自衛和反擊的準備,由此需要各種專門的武器。在歐洲,所有這些都供應不足。
雖然近年來美國國防預算屢遭削減,但美國軍費開支仍然遠超歐洲,美軍常規部隊的訓練水平和裝備水平通常高于歐洲軍隊。據北約測算,美國軍費預算高達6800億美元,高于北約歐洲成員國的總和,即2420億美元。
數十年來,歐洲人一直努力通過更高效的方式建設軍事硬件、組織部隊。這項工作屢屢遭遇失敗、延期和妥協。歐洲官員坦言,歐洲盟國現在的戰斗力不足美國六分之一。
美國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批評歐洲人在國防上投入不足。有歐洲官員指出,俄羅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亞以及后來的干涉敘利亞行動真正敲響了警鐘。兩次行動都展現了俄羅斯的新戰術和新武器。突然之間,長期受到忽視的冷戰武器再次獲得關注。
英國《簡氏國際裝甲戰車》雜志編輯克里斯托弗·福斯說:“俄羅斯地面部隊正在推動近50年來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進程。其新型車輛的作戰能力比北約現有裝備高出一個檔次?!?/p>
有美國和歐洲官員認為,防止俄羅斯在北約邊境挑事的最好方法是,讓全世界都知道,北約的火力足以贏得任何沖突。
想要實現這樣的威懾力,北約需要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減少的坦克數量就是一個例子。
冷戰期間,荷蘭擁有445輛主戰坦克。2015年,荷蘭著手賣掉它的最后60輛坦克,還有運輸直升機和多艘掃雷艇。相反,荷蘭派士兵去操作德國的坦克。
但德國同樣在削減坦克規模。他們在冷戰期間擁有多達2125輛“豹”-II型主戰坦克,但到去年秋天,德國的坦克保有量只有244輛,而且只有略多于半數的坦克能夠隨時投入戰斗。
縮水的不僅僅是坦克。去年,德國旗下48架NH-90型運輸直升機和123架“臺風”戰斗機當中,分別只有大約9架和40架能夠隨時投入使用。
類似情況在歐洲非常普遍。據歐洲官員介紹,法國近日僅僅派出5輛坦克和300名軍人加入一支在波羅的海地區新組建的北約部隊,原因之一是非洲、敘利亞和巴黎街頭任務牽扯了法國軍隊太多精力。
史上享有盛譽的英國皇家海軍眼下沒有航空母艦可用,他們還在等待兩艘新航母交貨。當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起航時,英國可能要先借用一陣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斗機,因為英軍采購的機群仍在建造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