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成長為地緣政治巨人,但當我們站起來時,尤其是當我們面對敲詐和威脅時,軍力仍是一塊短板。補足這塊短板毫無疑問是未來一段時間幾項最緊迫的工作之一。
要夯實威懾力,轉化率最高的是增加戰略核力量。中國的核武庫是安理會五常中相對小的,這已經嚴重不適應我們所處的“世界第二”這一特殊位置了。中國的傳統思維是核武器“夠用”就行了,但什么叫“夠用”?隨著中國戰略風險的增加,這個概念也是變化的。
冷戰時期,中國不是頂級大國博弈的主角,當時有核無核對中國就不一樣。比如現在的英法,它們有一點核武器的確“就夠了”。而如今中國已經被迫卷進大國博弈的風暴眼,這時中國光有“最低限度”的核反擊力就遠遠不夠了。
任何對中美沖突的推演都會把兩國的核底牌最終納入進去,中國是積極防御的國家,我們沒想當世界霸主,不會去另一個半球與美國較量,因此我們的??哲娨幠5拇_沒必要“與美國比”。但是在核力量上,中國必須“同美國比”,當然不是比絕對的核彈頭數量,但一定要比質量,比有效的戰略核威懾力。
換句話說,中國需要逐漸做到我們的核威懾力與美國“同樣強大”,美方針對中國的核威懾優勢應當降為零。只要美國對華有一定比例的核優勢,還不需說壓倒性的核優勢,我們就會時不時聽到某位美國當選總統或者鷹派精英對中國說沒有規矩的放肆語言,美國軍艦就會自信地來中國周邊挑釁。盡管這些言行未必每一次都會與美國的核優勢有意識地掛上鉤,但核優勢對美方“底氣”的支持肯定起了作用,它們有時是潛移默化的。
中國戰略界千萬不可犯幼稚病,不可認為中國的核彈頭不算少,現階段夠用了,這方面我們真的差得很遠。我們敢肯定,假如現在中國核彈頭數量是上千級別的,剛剛勝選的特朗普決不會把美國有何必要被“一個中國”政策束縛這樣的奇怪念頭隨便拋向世界輿論。
我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尤其反對核戰爭。但是中國核力量與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匹配的情況恰恰可能是國際戰略失衡發作的誘因。所以,中國一定要加快東風-41的列裝,最終實現戰略核潛艇的長期戰備值班。這一切將夯實中國社會安心經濟發展的基礎,并且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