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臺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臺風“蝴蝶”登陸時間地點
“蝴蝶”逐漸海南島南部沿海靠近
中央氣象臺6月12日06時繼續發布臺風黃色預警:
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12日)早晨5點位于海南三亞東偏南方向大約205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緯16.8度、東經110.7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00-260公里。
預計,“蝴蝶”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轉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并向海南島南部沿海靠近,可能于13日凌晨到上午在海南陵水至樂東一帶沿海登陸(強熱帶風暴級,10-11級,25-30米/秒),14日白天在廣東西部到廣西沿海再次登陸(強熱帶風暴級,10-11級,25-30米/秒),登陸后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大風預報:6月12日08時至13日08時,南海大部、北部灣、瓊州海峽、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廣東沿海、海南島沿海、廣西沿海將有6-8級風,陣風9-10級,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9-11級,陣風12-13級。
降水預報:6月12日08時至13日08時,廣東北部和中西部沿海、海南島大部、臺灣島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海南島東南部和臺灣島東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150毫米)。
相關新聞
“蝴蝶”將二次登陸?登陸后要北上?三問今年第1號臺風
6月11日8時,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在南海中西部海面生成,中央氣象臺于11日10時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中國氣象局于11日11時啟動臺風四級應急響應。“蝴蝶”有何特點,后續發展情況如何,該如何防御,記者采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董林。
一問發展:將在海南島沿海登陸
中央氣象臺預計,“蝴蝶”將以每小時10公里至15公里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增強,逐漸向海南島南部沿海靠近。
預計13日凌晨至上午,“蝴蝶”將在海南島南部沿海登陸,強度可達強熱帶風暴級。此后,可能于14日白天在廣東西部至廣西沿海再次登陸,屆時強度仍將維持在強熱帶風暴級,登陸后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受“蝴蝶”和西南季風的疊加影響,11日至14日,南海大部、北部灣、瓊州海峽及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海群島將有6至8級大風,陣風達9至10級,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9-11級,陣風12-13級。11日至15日,海南島、廣西東部、廣東、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南部和西部、臺灣島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董林提示,“蝴蝶”影響的主要降雨時段在13日至14日,受影響地區最大小時雨強為30毫米至70毫米。“尤其需要關注海南島、廣西東部、廣東、江西南部、福建東南部等地,上述部分地區降水量將達100毫米至250毫米,局地將超過400毫米。”
二問特點:降雨范圍大、影響時間長,生成時間偏晚
董林介紹,“蝴蝶”是典型的南海臺風,結構不對稱,深對流主要位于臺風的南側和西側。臺風與西南季風相連,降雨范圍大、影響時間長,容易引發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初臺”,即當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首個編號臺風。針對公眾關注的“初臺”生成時間偏晚原因,董林解釋,常年平均的“初臺”生成時間為3月25日,今年“初臺”姍姍來遲,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今年4月以來,副熱帶高壓整體偏強偏西,臺風源地盛行下沉氣流,抑制了臺風生成;二是今年熱帶輻合帶位置偏南,導致對流發展較差。
從另一個維度看,“蝴蝶”則是一個“早到”的臺風。董林說,如果“蝴蝶”在13日前后登陸我國,其登陸時間則比常年首個登陸我國臺風的時間早14天(常年平均首個登陸我國臺風的時間為6月27日)。
在路徑分析上,董林表示,“蝴蝶”未來的路徑還有一定不確定性。“蝴蝶”所在的位置處于高層南亞高壓南側的偏東氣流中,路徑有進一步向西調整的可能。“如果臺風從海南西部沿海北上,華南地區的風雨影響時間更長。”
三問防御:可能北上,風雨防范是重點
董林提示,“蝴蝶”登陸我國后,可能北上影響多省(自治區),具有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的特點,所以風雨防范是重點。華南地區要做好各項防臺風工作,加強交通運輸、旅游和城市安全等運行管理。
此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將出現強風雨天氣,建議相關航行船只及時回港避風或避開影響區域,及時采取防御措施,確保海上交通安全。
6月10日,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通知要求,11日12時前,廣東省海域所有作業漁船要回撤至南海區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作業,粵西海域作業漁船要做好回港避風準備。海上風電施工平臺作業人員、漁排養殖人員、海洋牧場作業人員等要提前做好撤離準備。
海南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于6月10日12時啟動防汛防風四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市縣氣象部門啟動不低于省級響應級別的應急響應,督促相關責任部門做好防御工作。
中國氣象局作者:文科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