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監督不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黃炎培訪問延安。他看到的延安,意見箱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人人可上書于主席毛澤東”。他坦言:“延安五日中間所看到的,當然是距離我理想相當近的。”然而黃炎培有個疑問,那就是:將來會怎么樣?
一次談話中,他向毛澤東直接提出,共產黨有沒有辦法跳出歷史周期率。毛澤東很自信地回答“能”,并說明,健全監督,就不會發生人亡政息的問題。
70余年過去了,這段發生在窯洞里的對話,仍時時被人提起,關于監督的話題,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必須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督的特殊黨員。這一要求,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界限者謂何?就是有人監督你、告誡你:到此為止,不能再往下走了!如果到了臨界點還不停下來,超越界線,就要發生問題,付出沉重代價。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監督不是不信任,而是基于對權力的認識、對古今中外歷史經驗的總結。所以,有權力的地方就要有監督,有監督的權力才能安全運行。監督像“防火墻”,可以防止干部少犯錯誤、犯大錯誤;監督像“殺毒軟件”,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不至于病入膏肓、“一管就關起來”??梢哉f,監督是防范也是關心,是愛護也是保護。
遺憾的是,不愿監督、不敢監督、抵制監督等現象,在一些單位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監督下級怕丟“選票”、監督同級怕傷“和氣”、監督上級怕穿“小鞋”,黨內監督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些問題不解決,就會導致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
監督如同玻璃的邊框,掙脫框子,玻璃必然會摔得粉碎;監督亦如風箏的引線,線斷了,風箏必然會倒栽下來。共產黨人既提倡“慎獨”,更注重監督。因為權力一旦失去監督,就會如脫韁的野馬,踢嚙咆哮,難以控制。許多人從規規矩矩到違法亂紀,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無不說明這一點。所以,權力面前,誰也不要嘴硬、過于自信。就像惲代英剖析自己時所說:我決不昧著良心嘴硬,我每到沒有監督裁制的地方,便總有些自己把握不住,所以我為要保證自己“不賣”,亦只有努力求黨的紀律加嚴,下層階級監督力量的發展。
習主席曾深刻指出:“那么在黨內,誰有資格犯大錯誤?我看還是高級干部。”加強監督,重點是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從現實生活看,許多地方和單位,對“一把手”的監督是難點甚至是盲點和空白點。就像蔣潔敏說的:“我作為中石油的一把手,簽了字,別人就不好亮黃燈,也不能給紅燈。”
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監督如果漏掉了“一把手”,就等于沒有監督、放縱權力。高級干部一旦犯錯誤,造成的危害比一般干部更大,對黨的形象和威信損害也更大。
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各級領導干部是統兵打仗的。權力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設想。所以,黨內監督應該更規范、更嚴格,容不得絲毫松懈、半點閃失。如果監督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就會犯不可饒恕的歷史性錯誤。只有全面落實黨內監督責任和各項制度,才能保證政令軍令暢通,保證黨中央、中央軍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權力必須接受監督,只想擁有權力、享受權力,而不想接受監督和約束的特殊組織和特殊黨員,是決不允許存在的。(孫學富)
(作者單位:解放軍理工大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