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嶺,穿叢林;激烈對抗,磨礪尖刀。幾番較量后,偵察隊員循著“恐怖分子”的逃竄蹤跡,乘勝追擊……
深秋時節的海南島,天藍、海闊、水碧,在第74集團軍某旅新建成的軍用訓練場內,武警某部組織的“魔鬼周”極限訓練正激烈展開。據悉,這個訓練場是全軍開展軍用土地資源規劃整合試點以來,駐海南部隊首個通過軍地土地置換建成的訓練場。
記者登上訓練場導調指揮所二樓平臺,眼前是一片開闊地域。
“以前因訓練場地有限,存在人員訓不到位、武器用不到位的問題,若是協調民用場地訓練,效果又大打折扣。現在有了軍用訓練場,多年的難題終于解決了。”該旅領導說,去年以來,他們在駐地政府的支持下推進土地規劃整合和訓練場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這里涵蓋丘陵、沼澤、林地等地形,是一處理想的實戰化訓練場。”該旅作訓科科長張鵬告訴記者,訓練場于今年3月初步完工,可保障部隊實施兵種專業合練、實彈射擊、機降等訓練課目。
“左邊空地是直升機停機坪,遠處山坡上還設置了射擊靶位……”順著張鵬手指的方向,一處處訓練保障設施映入眼簾。
在距指揮所不遠的山坡上,有一座廢棄的養豬場。“之前,這家企業的效益可觀,停償工作較難開展。”張鵬說,為此他們專門成立工作組,主動上門傾聽意愿,制訂合情合法的解決方案,促進訓練場周邊多個對外有償服務項目穩妥關停,為土地置換和訓練場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訓練場建設,關乎戰斗力提升。年初,相關征用土地交付部隊使用后,該旅快速籌劃建設方案,重點項目由旅黨委常委分工監督,全力推進建設進程。
從訓練場入口向外望去,一條筆直的柏油路向遠處延伸。
“為了戰斗力建設,地方政府也出了不少力。”張鵬介紹,訓練場建設期間,駐地政府主動整修進出通道、優化周邊民用道路布局,讓部隊進出訓練場更加方便快捷。
“有了專用訓練場,練兵備戰勁頭足。”該旅領導說,前不久,南部戰區陸軍組織步兵尖子比武,該旅摘取10項桂冠。
“跨建制調配、跨軍地置換、跨區域整合,試點打造了軍事用地融合保障新模式。”軍委后勤保障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說,他們通過軍地土地置換走出“余量盤活”支撐“增量發展”的路子,解決了訓練場地不足的難題,實現了“一場三軍練,一場多家用”的目標。(孫興維、郭晨、程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