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派出急救醫生了,請不要掛斷電話。我將仔細告訴你接下來該怎么做。”20日凌晨5時56分,晉江池店鎮一名產婦在家里突然臨盆,晉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調度員張永華接到求助電話后,立即調派急救人員前往現場,并通過電話遠程指導產婦的丈夫進行接生。15分鐘后,產婦順利分娩出一名女嬰。昨日,張永華向記者講述了這場“遠程接生”經過。
當日凌晨5時56分,張永華接到市民張先生的求助電話稱,他太太肚子疼痛,馬上就要生產了。
張永華詢問好地址,就近派出救護車,并立即通過MPDS(醫療優先分級調派系統)指導張先生接生。通話過程中,張永華不斷安撫產婦和家屬的情緒,耐心引導家屬進行操作。
“你不能慌亂,要保持冷靜,要不然你老婆會跟著你一起慌了。”
“你把手機放旁邊打開擴音器。叫你老婆平躺,在她的臀部下面墊兩個枕頭。”
“看到孩子的頭發了嗎?如果頭出來了,你要用手托住孩子的頭和肩膀。”
……
“出來了!”大約過了15分鐘,電話那頭傳來家屬的報喜聲,但張永華的指導還沒結束。“我馬上問家屬嬰兒有沒有呼吸?有沒有哭?就在這時,我聽到孩子的哭聲和醫護人員趕到現場的聲音。”張永華說,直到醫護人員確認產婦和孩子安全后,她才放心掛斷了電話。
“大人和小孩都平安,女兒出生時有6.4斤重,經過檢查十分健康,現在已經出院回家了。”昨日,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四川人,在泉州工作,住在晉江池店。
回顧當時的“驚險”經歷,張先生直言:“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當時整個人很緊張,不知道要怎么辦。要不是調度員的專業指導,可能會出現其他狀況,非常感謝調度員的及時幫助。”
家屬張先生的冷靜配合也得到張永華的充分肯定。“他剛開始很慌,但后來能夠保持冷靜聽我說話,并且很認真地照我說的去做,配合很好。”張永華說。
今年35歲的張永華,畢業于福建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2010年至2019年,她就職于晉江市中醫院急診科,對急救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2019年,她借調至晉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擔任調度班長。
“因為我有臨床經驗,曾經在急診科也為產婦接生過孩子,后來也進行了專門的培訓和學習,所以這次遠程指導還是比較順利的。”張永華說,在120急救指揮中心工作四年來,她已經多次遠程指導家屬接生。“每一次成功幫到求助者,每一次從電話那頭傳來孩子的哭聲,我都很開心,也能感受到這份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張永華說。
相關鏈接
2019年3月,晉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在全省縣級市中率先引進MPDS(醫療優先分級調派系統)。MPDS主要應用場景為急救電話受理中的現場評估、電話急救指導及分級醫療調派處理等。
“當急救電話呼入時,調度員在獲取主訴、地址和聯系電話等核心信息后派出急救車輛,同時通過點擊進入MPDS系統,可以詢問患者的具體傷病情,并將患者歸類到37種預案(包含常見意外、傷病、交通事故等情況)之一。”
晉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調度員通過幾個關鍵性問題,可判斷患者傷病級別,第一時間對患者開展力所能及的現場自救和互救,從而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
有些市民遇到緊急情況時會慌亂,不配合指導。為此,上述負責人也呼吁市民,危急時刻要積極配合調度員,方便調度員根?據求助者反映的情況?進入對應的MPDS預案,第一時間?在電話里為市民?提供及時有效?的自救與互救指導。
(記者 李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