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
廢油成“明碼標價”名牌油
經查,2015年1月,易某以7萬元的價格從廈門某潤滑油有限公司盤來加工點,主要從事廢舊油變新及灌裝稱假名牌油銷售。
讓人意外的是,這個加工廠有一張自制的價目表,上面密密麻麻記錄40余種不同類別的油品名稱、級別、規格、高仿價及原廠價等信息。比如,殼牌超凡喜力5W-40,灰殼機油4升裝,高仿價135元一瓶,原廠價290元至320元一瓶。
據易某交代,只要有客戶跟他訂購品牌潤滑油,他就通知工人將油灌裝成指定品牌的潤滑油和灌裝的數量。“因為長城、美孚、殼牌這些品牌名氣大,相對而言利潤高,他想賺點快錢,就假冒大品牌銷售。”
銷售
萬桶雜牌油銷往全國各地
銷售單據顯示,3600多桶雜牌油銷往各地。這還不包括客戶自己拿桶上門灌裝,保守估計,從此加工廠流出的雜牌油近萬桶。易某交代,部分產品銷售到本地的工廠及一些汽修廠。
從事機油銷售的陳經理透露,造假者采取訂單生產的方式,有人要才生產,生產一批就送走一批,很少在倉庫有庫存。
“一瓶名牌油,正品批發價150元,造假者50元就賣,因為有利潤。”陳經理說,“如此低的價格,會誘使一些不良汽車維修店經營者鋌而走險,進一些假貨,同時搭著真貨一起賣。這對正規成品油市場帶來的沖擊很大。”
揭露
定做專門包裝以假亂真
灌裝成假名牌油,不會被消費者識破嗎?對此,造假方有專門的應對方法,他們一方面回收各類機油空瓶進行挑選再利用;另一方面則從外地購入新瓶和包裝箱,利用灌油槍等簡易工具灌裝,假冒正品機油銷售。
“我們定做專門的假桶,包含各個名牌,在把調好的油封裝,以假亂真。”易某說,撥打桶蓋上的防偽標簽,或者撥打公司的防偽電話,會提示為“正品”。易某坦言,品牌油桶是從專門的公司定做的,如何做出真的防偽標簽,他不清楚。
業內人士陳經理則揭露了另一個利益鏈條,即假包裝的生產。他說,這些機油加工點往往聯系的是制假包裝的印刷廠,他們有專門的制作設備,低價收購尚未貼商標的機油空罐,用專業印刷機擅自印刷假冒美孚、殼牌、嘉實多等品牌機油的商標標志,并張貼在空白的機油罐,銷售給生產制造機油的廠家,用于貼牌制假。
提醒篇
危害
劣質機油致發動機折壽
在南環路一家汽車4S店,負責售后維修的陳師傅介紹了劣質機油的危害。他說,此前有一位車主為了貪圖便宜,在網上購買了假機油,并在路邊維修店進行更換。當車輛行駛一定的里程后,車主發現汽車發動機的聲音明顯增大,且存在動力不足的現象。車主隨后將車送至4S店檢測,發現汽車發動機積碳嚴重,并且已經出現拉缸的情況。“汽車拉缸是因為假機油的耐高溫性、黏性等各項指標不能達到標準,氣缸內壁與活塞之間難以形成油膜,造成潤滑不良,使得發動機嚴重損傷。”
陳師傅分析,小加工作坊采用廢機油提煉加工的潤滑油,因為提純技術很難達標,產出的潤滑油很難達到汽車發動機的使用標準。“這些油含有各種雜質,不但不能起到潤滑作用,反而增加發動機各部件的摩擦系數,產生積碳,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嚴重的可直接導致發動機爆瓦、爆缸。”
提醒
三招教你鑒別真假機油
那么,該怎樣規避這樣的風險?陳師傅支出三個常用的招數。
首先,要觀察機油色澤。可以將機油倒出來觀察,正品機油色澤清晰,晶瑩剔透,幾無雜質,聞起來沒有什么異味,而假冒品牌機油則色味混雜。其次,要看整桶油的重量。造假者一般都是手工灌裝,每一瓶油的重量沒有那么精準。另外,在購買機油等材料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如正規4S店、經銷商或官方旗艦店購買,切不可貪圖便宜,以免造成人身財產損失。
(記者 張曉明 陳曉東 通訊員 王志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