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改革突破,才能培育發展新動力。晉江市黨代會報告指出,要以改革優化資源配置,以創新激發裂變動能。其中,政府職能轉變,創新載體建設和人才引進正是改革創新中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 平臺搭建 人才引進
報告摘要:把創新驅動作為引領發展的核心戰略,構建集政產學研資介為一體的綜合創新生態系統,推動創新、創業、創投、創客“四創聯動”,打造創新型城市。構建多元化的人才體系,實施人才趕超行動;構建全方位的孵化體系,加快五大科創載體建設;構建多層次的科技金融體系。
案例:今年10月,北京極地創新中心與洪山文創園正式簽約入駐,依托尚之坊文創園,打造眾創空間“海峽青年創客坊”。總規劃面積近萬平方米的創客坊項目,采用“政府扶持,專業運營”的方式,分階段推進落地,目前已布局創客咖啡、苗圃基地、孵化基地和育成基地,形成完整的“創客”生態產業鏈。
創客坊通過定期舉辦創業創新大賽、創業大講堂、創業沙龍,以“互聯網+”思維孵化一批創業項目,構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聚集地,每年至少培養10到15個創業項目,通過“孵化”,項目能在三年內畢業,投入生產。
在野軟件總經理、創客許標準為這樣的眾創空間點贊:“它讓我們跟各行各業的創業者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同時共享廈門、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相關資源,使我們創業者在本土扎根更容易。”
報告解讀:今年來,類似“創客坊”這樣的眾創空間不斷興起,如洪山創客吧、輕工學院咖啡廳、陸地港眾創空間等,晉江在創業平臺搭建方面已逐步完善。
在人才引進方面,晉江今年新認定優秀人才426名,新增博士20人、省“百人計劃”5人。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人才引進的利好政策,落地晉江的高校也吸納不少人才,如泉州理工學院建成了一支包括“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在內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為產學研融合提供了人才保障。
新的一年,晉江將在人才政策體系建設上不斷優化完善,為眾多高級人才搭建更為廣闊、更能發揮才智的舞臺。如建設青年夢工場,引進培育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打造一批“眾創空間”;舉辦“海峽杯”創業大賽和菁英創業創客周等系列活動,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情和活力;推進高層次人才“海峽計劃”和博士聚集計劃,建設高端人才聚集區;堅持引育結合,全面推進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各類人才建設,打造多層次人才隊伍;完善人才流動、培養、使用、激勵機制,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
同時,還將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如建立科技金融信息平臺,做大做活產業創投引導基金,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有效對接。
關鍵詞? 政府職能轉變
報告摘要: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持續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記改革、不動產登記、政府購買服務、“五張清單”、推廣復制自貿區便利措施等方面先行先試,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市場活力的“乘法”;善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政府服務管理,推動部門信息互通互認、開放共享,讓數據“多走路”、群眾“少跑腿”。
案例:在晉江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窗口,年輕人小陳向記者展示了自己體驗的“指尖服務大廳”:微信掃描“晉江市行政服務中心”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擊“進度查詢”,輸入辦事序號,馬上就看到了“審批結束”的提示。這是今年晉江市行政服務中心開通的微信公眾號,市民可利用手機終端,了解中心工作動態、查詢各類事項、預約窗口辦件、在線建議和咨詢投訴等。
報告解讀: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模式,和廣大市民“微”距離接觸、“零”距離交流,進一步提高審批服務工作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這是政府運用“互聯網+”創新管理、創新服務的一個縮影。隨著大數據戰略的深入實施,社會誠信建設的不斷健全,以及隨著“90后”“00后”新生代的成長,網上辦事必將逐步成為主流,行政服務也必將從現階段的物理式大廳服務向網上虛擬大廳服務轉變。打破部門間信息壁壘、推動部門間信息互通互認將在政府下一步的簡政放權、創新政府服務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分量。
創新服務管理工作是一個不斷深入完善、不斷創新優化的過程。在新的一年里,加強信息化建設將是政府創新行政服務的重點,如在商事登記改革上,晉江將建立企業變更、注銷登記全程網上審批機制,開發網上審批系統新功能,讓企業在初次設立登記之后,所有擬變更、注銷事項直接在網上變更、換證、注銷,無需再到中心或基層工商所辦理。(記者 陳維曦 陳巧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