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蔡煌儀(梧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推薦事項:新塘梧林社區2000居民,30年終于盼來了自己的路。
推薦理由:新塘街道梧林社區位置較偏僻,長期以來社區因為沒有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居民生產生活深受限制。梧林大道的開通,實現了多代梧林人的熱切期盼,社區近2000居民從此告別向鄰村借路的窘境。
“改革開放一開始大家就盼的事,今天終于實現了!”近日,梧林社區今年60多歲的蔡老伯高興地對記者說。原來,今年10月28日,梧林社區市政項目梧林大道填土完成通車,雖然尚未路面硬化,仍是土路,但居民們依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自發來到現場,當場放鞭炮慶賀。
梧林大道始于梧林社區東區,寬約14米、長400多米,橫跨梧垵溪,直通東西三路,北通新塘街道辦事處,南抵石獅市區。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挖掘機正在忙碌地運作中。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正在給路面墊層,三天后就能倒水泥硬化了,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再過半個多月就能全面完工,包括路燈安裝和雙側綠化。
“以前從梧林到外面,都要繞過鄰近的上郭社區和湖格社區,得多走兩三公里的路,現在可好了,只要400米就能上大路!”蔡老伯笑得合不攏嘴。
回憶以前社區沒路的窘境,有件事對社區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蔡煌儀來說,仍是痛心疾首,“2006年,社區一房子著火,可救護車進不來,錯過了最佳的救援時機,三條年輕的生命被活活奪走。”
據介紹,早在1996年初,梧林社區遠在菲律賓、香港的僑親就籌集了一百多萬元,以資助家鄉修建一條屬于自己的大路。“當時啟動招投標后,我們一邊征地一邊施工,填路基、砌橋,前后共投入了170多萬元……”可惜的是,在剩下最后100米的時候,由于牽涉到鄰村的征地問題,這條規劃建設1公里,從梧林社區通往新塘街道福興路的“梧林大道”就這樣“流產”了。
“也因為這事兒,當時遠在菲律賓和香港的鄉親甚是不解,還與家鄉的村兩委主干產生誤會,有長達10年的時間與這里斷了聯系。”回憶起這件事,時任村主任的蔡煌儀頗為感慨,并暗下決心一定要為社區爭取鋪設一條大路。
去年,借助晉江市政項目“梧垵溪生態流域整治項目”在梧林建設路橋之機,以及新塘街道東西三路的開通,梧林社區兩委提議將梧林大道納入“村村通”項目,并以土地集體調整的形式,向居民無償征地。此外,居民們還自籌了近50萬元資金造路。今年9月份,梧林大道開始進入招投標。
“值得一提的是,該路段征地時有333平方米的土地是屬于隔壁荊山社區部分群眾的。正是有了他們的支持、配合,才使得梧林大道的修建能夠順利進行,我們要感謝他們。”蔡煌儀說。 (記者 柯明嬌 秦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