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面積達50% “我一閉眼,夢里全是兒子的哭聲”
昨天,記者到醫院看望小珂時,唐忠四也在。他為了省6元公交車費,好幾天沒來看望兒子。他雙手捧個塑料飯盒:“鄰居說,黑魚湯對傷口愈合有好處。”他第一次吃這么貴的魚,不知怎么挑,還是找鄰居幫的忙。小珂趴在床上,眼睛盯著床尾一輛粉色車模型,嘴里哼唧著。媽媽袁曉瓊說,兒子雙手沒法動彈,每天保持雙手上舉的姿勢。兒子以前身體不好,但一直很調皮,愛說愛笑,喜歡追著媽媽跑。入院后,他臉上再沒笑過,醫生換紗布時,她要先躲出去,“我看不得兒子喊疼,”袁曉瓊說著,眼淚流下來。她已經十幾天沒合眼,“我一閉眼,夢里全是兒子的哭聲”。她每天趴在床尾不足1平方米的空間休息,每半小時測量一次體溫。
“以前農村日子那么苦,我都笑著過。現在眼淚總不聽話,”袁曉瓊說,每次有同病房小朋友出院,小珂就哭鬧著要回家。出院小朋友把貨車模型送給小珂,“如果換以前,他肯定樂壞了”,可小珂一點笑容也沒有,他沒法拿玩具。長這么大,小珂唯一擁有的玩具是一把4元水槍,還是去年過年媽媽送的新年禮物。而鄰居家孩子玩具多,兒子總喜歡去玩。如果時間倒流,她愿意多買些玩具放家里,換他平安。
治療費還差4萬 無法負擔一天千元費用,被轉普通病房。
可小珂身體燙傷面積大,傷口愈合時又癢又痛,幾乎不愛吃東西,一碗黑魚湯斷斷續續喂了2小時,醫生只得給他注射營養液。每當哭喊得厲害,媽媽就用吹風機來吹風。
小兒子燙傷,夫妻倆一直瞞著在老家念高三的大兒子,月初,他們按時寄4000元給大兒子作秋季開學學費和生活費。倆人卡里只剩下6000多元積蓄,為了湊醫藥費,只得向老家熟人借錢,湊到3萬多元。
“從出事到現在,我特害怕天黑,”袁曉瓊說,醫院凌晨結算一次當天的醫藥費。天黑了,她不知道要去哪籌第二天的醫藥費。不過也有令她感動的,上周幼兒園6名老師特地來探望小珂,還送來老師們自發捐贈的6000多元。
180醫院燒傷整形科胡文杰醫生說,小珂是個堅強的孩子,生命力很頑強,已經度過危險期,病情穩定。目前,傷口恢復狀況良好,他們采用保守治療,讓皮膚自行愈合,后期還需4萬元治療費。昨天,海都記者從醫院得知,他們已欠了3000多元醫藥費,更別提那4萬元了。
愛心平臺
4萬元就能救一個可愛的孩子,如果你想給3歲小珂獻一份愛心,可以通過以下3種方式:
1.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詳詢,直接送愛心款到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記者代為轉交;
2.掃二維碼,微信轉賬。因夫妻倆手機非智能機沒能開通微信,目前借用袁曉瓊侄女秦玲瓊的微信(微信名:小秦),作為接收(見下圖)。
二維碼
3.銀行匯款,(卡號:6217 9939 0001 1634 791;戶主: 唐忠四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海都記者 花蕾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