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痰是骯臟惡心的,也是疾病傳播的主體。其實,痰,也反應了身體的健康情況。感冒的時候,痰會比較多,通過咳嗽吐痰可將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從這方面也說明了吐痰是一種呼吸道的自我保護手段。但在公共場合,還是不要隨地吐痰,因為病毒、病菌甚至可在干燥痰液中存活 6 至 8 個月;而痰中的結核桿菌隨塵埃飄飛,可維持 8 至 10 天的播散活力。
造成痰多的原因
當人吸入刺激性氣體、塵埃、致病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時,上呼吸道就可能發生炎癥,或者肺部發生疾病,呼吸道就會分泌增加,痰量就會增加,而痰的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可以由粘痰變成黃膿痰。中醫認為,痰多有與肺、脾兩臟有關,原因一般為:體質虛弱,中氣不足;脾胃薄弱,宿滯逗留;外感失治、肺氣被傷等。年紀偏大的人,經常吸煙的人和體質過敏的人,最容易出現痰多的癥狀。此外,一些外因也會增加痰量:天冷,空氣質量差,或是細菌病毒的感染。我國北方持續的霧霾天,是很多人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痰多未必是壞事,表明身體正在積極排毒。最困頓的狀態莫過于身體有心排毒,但粘液分泌不足。這時就需要潤肺的保健品或藥品來助力了,常見藥物比如京都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就是潤肺的首選。
拍痰的注意事項
對于嬰兒、老人等行動不便的人,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會導致大量痰液積在肺中,需要他人協助拍痰,將痰液迅速排出。拍痰前要先與患者溝通,否則會造成肌肉的緊張甚至痙攣,致使病情惡化;嬰兒可放在大人腿上輕輕拍打,老人則可在床上拍痰;勿在飯后或者喝完奶后拍痰,至少要隔一個小時;每天在背部兩側拍擊十下以上,一天四次;不要拍打在骨頭明顯的地方。
從痰的形態判斷身體狀況
痰未必是疾病的標志,即使正常人也有痰,但只是保持呼吸道濕潤而分泌的少量粘液,通常為無色,每天的量大概在 100 毫升。從痰的形態,我們能判斷身體哪里出了問題。
肺膿腫的痰液分泌量非常多,有惡臭味;氣喘的痰較為粘稠;肺氣腫或慢性支氣管炎除了粘稠之外還顯渾濁;肺水腫的痰帶有血絲和泡沫;細菌性肺炎的痰多為黃色和綠色;大葉性肺炎的痰有鐵銹感,并伴發冷發熱;肺癌的痰或稀或稠,有時帶血,晚期有惡臭。
養護呼吸道,正確認識痰液
痰液的產生,只是身體防御技能的一種,我們不必大驚小怪,要理性對待。肺部的自潔功能需要旺盛的局部血液循環才能支持,而呼吸道粘液分泌更是需要健全的淋巴循環。這是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養生來保證的。平時多做有氧運動,不僅鍛煉肌肉,也能強健肺部;注重飲食保健,甘草雪梨煲豬肺、冰糖杏仁糊都是養肺的美味佳肴;京都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更是典型的潤肺良方,常備常用必有裨益。當我們發現痰液正常時,就知道身體處在令人放心的健康態了。
掌握有關痰的形態方面知識,及時了解身體狀況,方便我們及時就醫或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