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鄭州43歲的高先生突然感覺胸部劇烈疼痛,家人緊急把高先生送到鄭州人民醫院,經過檢查、會診,發現患者是高血壓引發主動脈內膜破損,血管全部撕裂,長度達70厘米。
立春剛過,氣溫又降。氣溫變化不定的早春,對高血壓患者來說,保暖不及時,容易使血壓處于不穩定狀態,從而為多種疾病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患者主動脈全部撕裂,手術持續9個半小時
鄭州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張向輝介紹,人體主動脈分為主動脈升部、主動脈弓部、主動脈降部、胸主動脈、腹主動脈、左、右髂總動脈,是身體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來自心臟跳動的壓力,血流量巨大,出現內膜層撕裂,如果不進行恰當和及時的治療,破裂的機會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高先生是多年的高血壓患者,他內膜層撕裂非常嚴重,從動脈起始處開始全部撕裂,長度達到70厘米,生命懸于一線。
2月8日下午6時,一切準備就緒,高先生被推進手術室,進行升主動脈置換、全弓置換、“象鼻子”技術三術合一的手術,通過對患者進行深低溫停循環、置入支架、隔離病變區等操作,患者病變血管全部修復,凌晨3點半鐘,手術成功結束。高先生被送進重癥監護室,目前病情穩定。
血壓高,不能只做簡單的藥物控制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發病率非常高,在我國每年新增高血壓患者達1000萬人,目前全國至少2億患者。
由于部分高血壓患者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高血壓又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也正因為如此,很多高血壓患者,在沒有明顯癥狀時,發現血壓升高,僅僅是吃片降壓藥。血壓降下來后,就誤以為什么事情都沒有了。其實不然,高血壓若不經過科學防范和正規治療,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
張向輝表示,高血壓會導致心、腦、腎和血管等多種病變。高血壓一旦引發動脈夾層,48小時內的死亡率高達50%,且容易引發昏迷、偏癱、胃腸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發癥。
高血壓,科學防治是關鍵
高血壓的治療關鍵在于降壓和穩壓。傳統的高血壓治療方法是藥物療法,通過藥物作用達到降壓的目的,使血壓穩定在正常范圍之內。但是長期服用降壓藥品會產生嚴重的藥物依賴,嚴重者甚至會加重并發癥。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對自己的病情高度重視,科學防治。首先,要定期體檢,定期監測。高血壓病人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的抗血壓治療,切忌亂用藥物。其次,要合理飲食。高血壓病人在飲食上要遵循低鹽、低脂、低熱量原則,合理搭配,戒煙限酒。三、適量運動。高血壓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的安排休息和活動,保持良好的睡眠,選擇廣播體操、太極拳等平緩的對促進血壓恢復有益的活動。
特別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出現胸背部劇烈的撕裂般疼痛,應立即撥打120入院就診,以免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記者 王俊霞 通訊員 馬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