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抗抑郁藥,“副作用”是患者們永恒的話題。在網絡上,有關“抗抑郁藥導致性功能障礙”的帖子很多,求助的、抱怨的……不勝枚舉,患者們反映在服用抗抑郁藥后出現了陰莖勃起功能異常、性欲下降、沒有性高潮等種種問題。除此之外,抗抑郁藥引起的胃腸不適、記憶力減退、焦慮、失眠等不良反應,甚至是“增加自殺率,使人上癮”的說法,也讓不少抑郁癥患者望而卻步。
堅持服藥,卻要以犧牲性功能、胃腸功能等為代價;不服藥,卻可能深陷抑郁癥的泥潭中無法自拔?;颊邆儜撊绾巫龀鲞x擇呢?對此,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范長河主任表達了他的看法。
由于抑郁癥本身就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并且抑郁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并不僅僅是性欲的缺乏,實際上包括了多種性功能障礙,如勃起障礙、高潮障礙等。所以在討論抗抑郁藥治療導致的性功能障礙之前,首先應該排除一下是否是疾病本身導致的性功能障礙。如果是疾病本身導致的性功能障礙,那么經過合理的抗抑郁藥治療,當抑郁癥的癥狀緩解時,這種由于抑郁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也會緩解。
目前大多數的抗抑郁藥都有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所以抗抑郁藥治療過程中由于出現性功能障礙而導致患者停藥或不依從的的甚多。但由于抑郁癥的疾病特點要求長期使用抗抑郁藥,所以幫助患者正確認知和面對這一副反應在抗抑郁的治療中非常的關鍵。
對于抗抑郁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首先要說明的是這種副反應是可逆性的,也就是說一旦停用抗抑郁藥,這種由于抗抑郁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是能自動緩解的。所以患者擔心這種副反應會不會持續存在是不必要的。
其次抗抑郁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是有時間性的特點,在服用抗抑郁藥初期出現的性功能障礙,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有部分的患者的性功能會自然緩解。所以當在抗抑郁藥治療過程中出現性功能障礙時,不要急于更換或停用藥物,給予適當的時間觀察(大約1~3個月)是有必要的。
同時也可以在密切觀察病情,在確保治療有效的基礎上謹慎降低抗抑郁藥的劑量以達到最小的有效劑量。有研究發現(Nemeth等,1993),對于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可以通過短暫的降低藥物劑量,在不中斷治療的基礎上使得性功能障礙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