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里長一顆大結石,往往會摩擦膽囊引起膽囊炎,導致上腹部疼痛,患者通常會及時就診和治療。但結石小就不一樣了,由于多半沒什么癥狀,很多人都不去管它。對此,專家表示,膽囊結石越小,越存在并發急性胰腺炎的風險,由于急性胰腺炎死亡率很高,患者更需引起警惕,早做處理。
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外科主任薛平教授說,膽囊結石主要有兩大危害:1、結石摩擦膽囊引起膽囊炎,炎癥反復刺激,久而久之可能引起膽囊癌;2、結石掉到膽總管,膽總管與胰管交界的開口只有針眼那么大,結石如果卡住,就會導致膽汁反流到胰管,造成胰管高壓、胰腺細胞腫脹,引起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的危急重癥,死亡率相當高,有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良性疾病造成突發性死亡中僅次于急性心梗,居第二位。嚴重的急性胰腺炎甚至會引起猝死。”薛平表示,膽囊結石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在所有胰腺炎中占到了50%-70%,膽囊結石越小,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越高。因此,與其擔心膽囊炎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發生癌變,還不如早做治療,預防急性胰腺炎的突然發作。
據介紹,膽囊結石和腎結石不太一樣。腎結石走的是泌尿道,因為泌尿道比較寬,結石小一點沒準能排出來,所以會有排石、碎石等治療方法;膽囊結石易掉進膽總管,膽總管和胰管交界的開口細如針尖,就算是泥沙結石也不一定能通過,而石頭越小,掉到膽總管的機會越大,因此,膽囊結石既不能排也不能碎。
怎么處理才好呢?手術是必要手段。專家指出,手術分為保膽和膽囊切除兩種。對年輕、膽囊沒有太多炎癥的患者,一般建議在內鏡下取石,即進行微創保膽術;對年紀大、有嚴重膽囊炎或膽囊炎反復發作、膽囊壁很厚、膽囊功能已丟失的患者,則建議切除膽囊,徹底免除后患。有的患者是急性胰腺炎發作后才發現膽囊結石,一經發現,在一個月內必須切除膽囊,否則很可能再次爆發,而且死亡率更高。據了解,術后30%的患者可能復發,主要見于多發膽囊結石、泥沙樣膽囊結石、膽囊功能不好、膽囊炎癥依舊存在幾種情況。若服用一些消炎利膽的藥物,對預防復發有一定的作用。
到目前為止,膽囊結石形成的病因仍不太明確。有觀點認為,膽囊結石和膽固醇釋出過高有關,膽固醇在體內形成結晶,刺激膽囊壁,逐漸形成膽囊結石。此外,感染導致膽道黏膜損害據說也是膽囊結石的誘因之一。因此,要預防膽囊結石,應注意低脂、低膽固醇飲食,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肝吸蟲、膽道蛔蟲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記者 宋導 通訊員 許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