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蓋的木屋位于小區二樓的公共露臺木屋外也鋪上了木地板
昨日,一名不愿具名的先生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反映,位于泉州市區云鹿路附近的瑞士花園小區,有業主在兩棟樓之間的公共露臺,搭蓋了一“私人花園”,違建的木屋占地約10平方米。
違建,最近是個“熱詞”,在北京,它叫“空中別墅”,在深圳,它叫“空中廟宇”。
民眾討伐違建,是因為它們能扎眼地挺立在市民眼中,能扎眼地挺立在法外,就挑戰著公民心中基本的公平正義。從這個意義上說,某地違建到底有多牛,能不能拆,體現著該城市基本的文明和法治。比如2012年,香港特首候選人唐英年被爆違建時,8部吊車托著記者在其圍墻外拍攝,唐最后道歉并拆違。
昨日,一名不愿具名的先生反映,位于泉州市區云鹿路附近的瑞士花園小區,有業主在兩棟樓之間的公共露臺,搭蓋了一“私人花園”,違建的木屋占地約10平方米。
泉州這處被舉報的疑似違建,面積不算大,業主態度也坦然,承認自己沒有產權。但他的解釋能否講得通,這處木屋違不違法,到底該怎么處理,這還得看執法部門。執法部門也只有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違建才不會變成“雨后春筍”。
“本來應該是公共的地方,怎么能圈起來自己建房子?”昨日,一名不愿具名的先生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反映,位于泉州市區云鹿路附近的瑞士花園小區,有業主在兩棟樓之間的公共露臺,搭蓋了一“私人花園”,違建的木屋占地約10平方米。
木屋主人回應:雖然自己沒有產權,但所建造的房子也不影響他人。小區公共露臺 蓋起別致小木屋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瑞士花園小區,看到位于2號樓與3號樓之間,2層的一個面積數十平方米的露臺,被人用鐵柵欄從中間位置隔開,一分為二。
其中,靠近2號樓一邊的露臺,被鋪上木質地板。在地板中心,蓋有一座占地面積約10平方米左右的小木屋,木屋蓋得很別致,鋁合金窗戶,外面配有歐式掛燈,還裝有空調。通往露臺的過道,也鋪上了木質結構的“走廊”,并加蓋頂棚,“走廊”上掛了一些衣服在晾曬。
記者爬到樓上往下看,發現這一塊露臺上,除了木屋,靠近津淮街一側,還擺放著石桌石凳,還有一個秋千。
據小區多名業主反映,這處小木屋是一個多月前開始動工的,很快就建好了。他們說,在建造期間,他們曾向小區物業以及豐澤區行政執法局反映過,但木屋的建造并沒有停下來。木屋主人回應不影響他人利益
小區物業一工作人員說,在木屋搭蓋期間,物業方面曾多次勸說業主停止施工,但沒有效果。
“已經有近10戶業主來投訴這個情況了,還有人說,‘別人蓋了不用拆,那我們也要蓋’,弄得我們現在很被動,工作很難做。”小區物業說,他們制止不了,又沒有權力強拆。
據了解,建造這一小木屋的,就是住在2號樓204的尤先生——他的房子緊鄰著這一處露臺。
昨日下午,記者敲門無人應答。隨后,記者撥通了尤先生的電話。尤先生稱自己出差在外,承認這塊露臺的產權并不屬于他個人。但他說,自己買房選在2層,看中的就是這塊露臺,他自稱為此比別人花了更多的錢。
對于自己占用露臺,尤先生說,這處露臺就在他家外,其他業主如果要進入露臺,必須經過他家后面的小門,因此,這個露臺只有他家能享受到;他只是在露臺上做了個休閑的場所,既沒有傷害到其他業主的利益,也不影響小區整體的景觀。
昨日下午,記者向豐澤行政執法局值班人員反映相關情況。值班人員回應說,最近一個月左右并沒有接到相關投訴,現在獲悉此事,將立即匯報情況,并派出執法人員盡快到現場調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