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最直接的一種教育類型,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大規模蓬勃興起和加快發展是與40年改革開放相伴隨相同步的。近期,高中階段教育的“普職比”再次引發熱議,當下,人們對職業教育發出了不同聲音,教育的可選擇性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究竟如何?記者以青島市近幾年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為例,進行了梳理。
2015年,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之后,青島在全國率先出臺并通過了《青島市職業教育條例》。《條例》規定,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全市職業教育發展,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和布局,推動城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青島市成為較早以地方性法規形式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城市。
依照國家及青島職業教育文件,青島市實施普職協調發展的教育規劃。《青島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職業院校在校生達到22.5萬人,涉海專業學生占比達到40%;大中型職教集團成為辦學主體,建成3個職業教育園區;公共實訓基地建筑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以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完善,建成藍色特征鮮明的區域職業教育中心。
青島的中職教育現狀如何?
青島高中教育格局調整。2013年初,青島市教育局做出了由城區外遷新建5所高中的決定,改變了青島教育的格局。市區5所高中遷入新校區后,青島市教育局對相關學校布局進行了調整。青島十五中老校區劃歸青島外事學校,遷入位于城陽區的新校址。同時學校更名為青島實驗高級中學,以科技為辦學特色。青島十九中老校區劃歸青島電子學校,新校址位于即墨藍色硅谷核心區范圍內,擁有藍色硅谷豐富的海洋科技教育資源。
職業教育發展經費有保障。《青島市職業教育條例》要求,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不得低于當地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的一點五倍。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生均公用經費不得低于當地初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的十倍。青島市將中等職業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在國家免學費政策的基礎上,將免學費范圍擴大到所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學生。
職業教育注重中高職院校銜接。青島市教育局公布了《青島市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情況(2017)》,《情況》指出,通過成立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辦學聯盟,開展了高職重點專業建設,重點支持了國際貿易、酒店、數控等15個中高職專業聯盟建設。積極推進職業教育產教結合與校企一體化辦學,構建教育與產業對話機制和產學合作平臺。
落實職業教育集團理念。2018年7月13日,“青島中高職一體化培養職業教育集團”正式成立,集團共有107家成員單位。中高職一體化培養職業教育集團將充分發揮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等單位的各自優勢,優化資源配置,開展聯合辦學,實現資源互補,推進校企融合。據了解,青島市近年來大力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成立了15個區市級、市級職教集團,聯系50所職業院校、20個行業協會、512家企業,涵蓋了92%的專業和90%的學生,覆蓋了青島市主要產業、重點企業。
中職教師的職業實踐能力有企業支撐。2018年8月,青島市教育局發布《關于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將中職學校教師企業實踐納入教師培訓規劃,把教師企業實踐學分納入教師考核內容。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根據專業特點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教師每次到企業實踐安排不少于1個月。 鼓勵實踐教師參加行業企業組織的職業技能鑒定,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注重建設中職院校“雙師型”隊伍。青島市教育局組織中等職業學校不同層次和基礎水平的“雙師型”教師參加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技術技能實訓、專業教學法應用與實踐、課程開發技術與應用、信息技術應用等。重點提升教師理實一體教學能力、專業實踐技能等“雙師”素質。
中職學生培養模式有何特色?
從具體的學校看,青島通過統籌資源,搭建起了“3+3+2”中日碩士、“3+4”本科分段貫通培養、“3+4”中加國際合作培養、五年制貫通、“三二”連讀大專、普職融通、職業中專、現代學徒制實驗班八個人才培養平臺,為中職學生打通上升的通道。
中職生擁有更多的教育選擇機會,也可以通過春季考試轉入高中。2016年,青島藝術學校綜合育人班首次有2名職業中專的學生通過考核,轉入到普通高中,注冊普高學籍。這在青島市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歷史上尚屬首次,打破了職教、普教之間的體制壁壘。
2016年青島市教育局在全市開展了普職融通試點工作,組織6所職業學校和4所普通高中聯合開辦了普職融通實驗班,培養目標是為應用型高校培養人才。普職融通的核心是課程融通。實驗班的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要學科參照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學習普高課程,同時采取普職課程連接模式,以課程為媒介,實現普職之間融通。試點的職業學校為對口合作的普通高中有春季高考需求的學生開展技能輔導。
2018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載明,青島中職招生在青島藝術學校開展藝術類綜合高中試點。綜合高中兼備知識教育和職業教育兩項職能。試點在青島藝術學校開設4個綜合高中實驗班,招生計劃160人,注冊普通高中學籍。未來,青島市將進行綜合高中和特色高中的教育規劃。
以開放的姿態辦職業教育,與國外中職院校開展交流合作。青島電子學校與美國劍橋學院聯合開展了中美“3+3”合作辦學項目,招收計算機應用專業,采用“美方課程前置學習+中方課程境外認證”國際學分互認機制,學生在電子學校最多可獲得48學分。畢業直接進入劍橋學院就讀信息技術管理科學專業后,電子學校轉入學分,總共修滿120學分,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的美國波士頓學士學位。
2013年3月,青島商務學校與埃森市羅伯特施密特學校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引入國際優質教育資源。以物流為辦學特色的青島商務學校與德國羅伯特施密特職業學校合作,吸收德國職業學校教學經驗和辦學理念。
2018年1月22日,青島市教育局又與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簽訂合作協議。截至目前,青島市職業院校已經與美國、加拿大等10余個國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全市90%以上的中職學校和全部高職學院均有國際合作項目,有力推動了青島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