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為何引進人才政策頻出?
除了呼和浩特,海南、南京、西安、天津等地近期也紛紛出臺了引入人才的新政策,可以說是“出盡大招”。目前從數字看來,效果也不錯,據報道,西安市今年市外遷入落戶即將突破30萬人,而天津更是在一夜之間收到30萬人的落戶申請。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包括天津在內的部分城市出現了“戶口空掛”的情況,簡而言之,就是戶口落在了天津,人實際上并不在天津,而是在其他地方工作生活。那么,吸引人才的政策底線到底在哪里?
隨著近日天津市“海河英才”計劃的發布,本輪二三線城市對于人才的爭奪也進入到了高潮階段,為何各地近期如此求賢似渴,政策頻出呢?有專家指出,這與中國當前的勞動力相對短缺和成本上升有關,也有消化房地產庫存的考慮。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同時提出,這與北京、上海近年來采取的控制人口規模的政策有關,落戶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相對困難,也給二三線城市吸引人才帶來了機會。
唐鈞表示,以前的人才向北上廣深走的比較多一點,這兩年像北京、上海都采取比較緊縮的政策,落戶更不容易,以前二三線城市有好的政策,人才未必去,現在正好是個爭奪人才的機會,就開始跟北上廣深爭奪人才。
政策底線究竟在哪?
與以往針對博士、海歸等高學歷人才的引進政策不同,從去年開始的各地人才引進政策在年齡和學歷上都明顯放寬。諸如沈陽、鄭州中專以上學歷就可以申請落戶,南京、天津對于年齡的要求則放寬到了40周歲,而剛剛發布新政策的呼和浩特更是包括了中專,對于這樣的情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勇認為,這符合現在城市發展的對于人才需求的趨勢。
劉勇認為,吸引人才有兩個趨勢,第一個是高端人才或者說領軍人才,每個地方發展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特色產業發展必須要高端人才。第二個,還是需要真正能干活的、有工匠精神的,能踏踏實實干事兒的中端人才。
對于將來吸引人才政策的底線會不會進一步放寬,唐鈞認為,從學歷上講,目前呼和浩特提出的中專應該已經是底線。而劉勇則表示,對于人才的考量不應過分注重學歷,很多人才,尤其是技術工種和民營企業家,學歷不高但是能力很強,將來各地對于人才的引進應該放開對學歷的限制,更多的注重對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