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影片《入殮師》中,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失業后,被一則“旅程助理”的招聘廣告吸引,后來他才知道所謂的“旅程助理”其實是入殮師——負責將遺體放入棺木并為之化妝。躊躇良久后,他接受了這份工作。在各式各樣的死亡和一次次莊重細致的儀式中,大悟漸漸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因為他感受到了圍繞在逝者周圍的愛意與緬懷。
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面對生離死別,更需要這樣的儀式感,這是我們對生命起碼的尊重。
和電影里不同,長沙明陽山殯儀館的入殮師“丹哥”,似乎很早就與這個職業結緣,她甚至為此放棄了干了7年的公務員工作。她的故事也許不如電影里那樣唯美,但同樣令人敬佩。
“丹哥”的真名叫王丹丹,雖然外號很“爺們兒”,但她卻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北方姑娘。在長沙明陽山殯儀館,她的外號比名字更有知名度。同事們無論長幼,見面都會尊稱她一聲“丹哥”。這兩個字里,既有同事對其“女漢子”性格的喜歡,也有對其專業能力的服膺。
“德高望重”的“丹哥”出生于1985年,今年33歲,雖然是內蒙古人,但她本人看上去很弱小,再加上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更像一個“在機關單位上班的人”。
確實,此前,工作表現優異的王丹丹一度從殯儀館調入長沙市雨花區民政局。然而,七年之癢的時候,她內心開始糾結,“不停問自己,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糾結一年多后,她最終決定重新干回自己的老本行——入殮師。她說自己不是一個“識時務”的人,只想做能體現自己價值的事情。
初成入殮師
在長沙十多年,王丹丹不自覺“沾染”了一些南方口音,“曉得”、“喏”等詞語不時從她嘴里蹦出。不僅如此,她的父母早幾年也從遙遠的內蒙古搬來長沙。再過幾年,她在長沙的時間,就會超過在老家的成長時日了。
王丹丹和長沙的緣分源自她的表哥。早在她上高中時,表哥就考入了長沙民政學院,成為該校殯儀系的首屆學生。出于好奇,表哥每年回家的時候,王丹丹總纏著他講殯儀系的事情。也是從那時起,她和這個行業有了初次接觸。高考后,她和表哥一樣填報了長沙民政學院殯儀系,“父母雖然有過遲疑,但不是很反對”。
殯葬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早在讀大二時,王丹丹就主動聯系在上海龍華殯儀館化妝科的表哥,請他幫自己安排實習。
雖然聽老師講過很多關于遺體的故事,但王丹丹從未見過真正的遺體。表哥第一次帶王丹丹去停尸房時,她被那里的場景鎮住了,“那時只覺得腦袋轟的一下,差點連思想都停止了”。
當她跟著師傅站在化妝間時,初來時的懼怕逐漸消退,看著穿潔白防護服的入殮師,她感覺整個環境似乎有了一種圣潔感。通過這兩個月的實習,王丹丹比其他同學率先積累了一線經驗,并在隨后長沙市殯葬事業管理處招聘時,一舉應聘成功,成為一名真正的入殮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