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剛過,勞動者權益保障成為關注的話題。而談及勞動者,往往有一個被忽視的群體:實習生。“店長一直拖欠工資遲遲不發,兩個月后再聯系他就找不到了,工資也沒結。”說起自己的實習經歷,在濟南一高校讀大二的王鑫(化名)有點郁悶。
即將進入暑假,和王鑫一樣,有些大學生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進行兼職,也有些為了提高自己的求職競爭力選擇去企業實習。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工”實習往往成了免費或廉價打雜的,如何維護“學生工”的勞動權益顯得尤為重要。專家表示,實習生不論實習期長短,都要和用人單位簽訂正式的實習協議。
電視劇《加油吧實習生》劇照
兼職賺點零花錢
到手不足約定一半
“招人的時候說得挺好,一天工作4小時,日工資40元,沒想到干了兩個月店長跑了。”對于自己的實習經歷,上大二的王鑫很是郁悶。
兩個月前,王鑫發現學校里的營業廳招營業員,當時的店長告訴她每天的工作時間是下午5點到晚上9點,主要工作是受理用戶各項通訊業務,日工資40元。王鑫心想,工作比較清閑,也不耽誤白天的學習時間,便欣然答應“上班”。
兩個月后,工作一如往常,但是店長卻找不到了。“店長一直拖著工資,遲遲不發。后來直接就聯系不上了,電話打不通,也不來了。”出于無奈,王鑫找到學校相關負責部門,最終通過營業廳總公司才拿回400元的工資。
“本來應該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因為沒有任何證明所以只給了400元,連一半都不到。”對于這種結果,沒有簽訂任何合同的王鑫既氣憤又無奈。
和王鑫一樣,今年大四的小顧也有過被拖欠工資的遭遇。去年年初,小顧在一家影像制品與器材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工作了半年的小顧發現,公司經常拖欠實習生的工資不發,并且有時會要求實習生無償加班。
在調查中發現,像王鑫和小顧這樣的“學生工”不在少數,絕大部分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都由于工作時間短、涉及資金少、怕惹麻煩等原因最終選擇了沉默,自認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