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遏制“讀物里的腐敗”,權威機構助力知識“解渴”
專家表示,隨著90后年輕人群進入生育高峰,傳統精耕細作的孕產育紙質圖書市場正在一步步被吞噬,取而代之的是粗制濫造的讀物大行其道,威脅孕產婦及新生兒身心健康,這一現象亟待引起重視。
江蘇一位出版人認為:“讀物是特殊的產品,尤其是孕產育類面向指導實踐的讀物,金錢支配、商業至上的情形若不加以改變,會攪亂出版領域的取向,后果不堪設想。”
遏制孕產育讀物市場亂象叢生,不僅要將專欄等涉及健康類的電子讀物放在更高的審閱要求上,還需為萬千家庭尋找可以信賴的權威信源。
李雪說,總體而言,涉及母嬰類的信息權威信源并不多。“丁香醫生、果殼網等雖有一些科普內容,但并非專為這一領域答疑,能找到的信息有限,希望有來自醫院、衛生系統等權威部門的公眾賬號可以幫助媽媽們‘解渴’。”
多位文化界人士認為,抵制“垃圾書”,作者、出版機構、書評人等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把好關。作者不能迎合低俗趣味,出版機構不能只圍著金錢轉,書評人也不能丟掉為讀者推薦好作品的責任,要重點打擊“利益出書”“變相代言”等行為,遏制“讀物里的腐敗”。(半月談記者 周蕊 劉巍巍)